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临行前的准备 (第1/2页)
这个侯方域说起他们结党争斗的光辉历史真是得意的很啊,李致远却是绝不上当的,他早看清了所谓的东林、复社的本质,不就是一伙代表着士绅地主的利益集团嘛。 说的冠冕堂皇,什么为国为民,什么忠义,实际上都是利益,没见他们真关心底层老百姓的死活,但是谁要是敢多收他们的税,那是肯定要把对方打成jianian党、逆党的。 当然,其中也的确有少部分真正的正人君子,但是个例代表不了整个阶级,况且这些君子也不做什么实事,或是眼看着大厦将倾而长吁短叹,或是没有希望后以死明志,阉党的确不是啥好东西,但你们也差不了多少,你们就继续狗咬狗吧,他反正是不想掺和。 李致远听完侯方域自我陶醉式的感叹,装作没听懂他有意拉拢的意思,笑了笑道:“侯公子的好意,在下真是感激不尽,不过侯公子也无需过于担忧,李某不日即将启程前往婺源县任知县,想那阮大铖,如今也不过就是一个罢官免职、赋闲在家的普通人罢了,仗着在朝堂还有些故交撑腰,也就能在南京市井中嚣张一时,绝不可能将手伸到遥远的偏僻小县去。” “再者,李某一介凡夫俗子,既无在座各位的不世之材,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家世,阮大铖的政敌仇人多的是,应该不屑于专门跟我一个无名小辈作对。” 那个陈定生似乎不知道侯方域要拉拢自己加入复社,点头赞同道:“李公子说的也有道理,阮贼其实也不过如此,前几年被复社诸君逼得不敢进南京城,在城外牛首山上的祖堂寺待了好些日子,如今在南京城他早已成了过街老鼠,还能留在南京城,不过是他脸皮厚而已。” 冒襄也表示赞同,他就是标准的文人书生而已,现在又正在追求董小宛,对政治争斗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他到现在为止已经参加科举六次了,但次次落第,连个举人也没捞到,对政治和官场早已经心灰意冷,如今专心文学,寄情于烟花柳巷之间。 其实他之前就追求过不少秦淮名妓,比如王节、李湘真,都是他的“红颜知己”,甚至还追求过陈圆圆。 陈圆圆被国舅强掳到京城之后,他还伤心了好一阵子,最近又迷上了董小宛。在知道了李致远将要远赴外地为官,他也没有多少想要结交的意思了。 侯方域也不知道李致远是没听懂他的意思还是怎么了,见大家都没再提,也只好作罢。 接着众人更多的是谈论诗词歌赋,音律戏曲,李致远更加插不上嘴了,他也就乐得在一旁清静自在,看看美女,喝喝酒,围观一下所谓的才子名士。 之后众人又央求李香君献唱一曲,李香君拗不过,干脆拉上了卞赛赛、董小宛二人,合唱了几曲,其中竟然还有李致远那日教卞家姐妹所唱的《清平调》、《水调歌头》。 话说古代的青年才俊想要出名的最简单法子就是结交所谓的色艺双绝的名妓了,多与她们来往交际,作诗唱和,那你的名头也自然会被其他的所谓“才俊”所知,一来二去,你就成了“名士”、“公子”了,所以文人墨客、名士才俊们才争相结交这秦淮河畔艳名远播的“佳丽”。 现在李致远的两首曲子连“秦淮八艳”中的三人都会唱了,看来他的歌曲传唱金陵是迟早的事情,也算是给大明朝的江南歌坛做了点贡献,说不定还能混个“风流才子”的名头。 李致远对这种名头是毫无兴趣的,而且觉得在这陪这些公子哥们吃喝玩乐实在是浪费时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时间宝贵的很。 他觉得也差不多了,就以赴任婺源之前还有事情要办为由,提出了告辞,卞赛赛跟他同来的,也就带着柔柔一并告辞离去了。 “你们觉得这个李致远怎么样?”三人离去之后,侯方域就开始询问众人的意见了,他对李致远有意无意地不给自己面子还是有点儿不爽的。 多少读书人想进入他们的圈子,自己主动招揽,他居然没有立刻答应,另外,这个人还老是盯着李香君看,越到后来越明显,也不怎么跟他们说话,就一直盯着李香君,这让他格外不爽,他已经视李香君为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