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徽州知府唐良懿 (第1/2页)
第二日天刚亮,李致远一行人就匆匆上路了,他此时真有点心急如焚的感觉,现在已经是崇祯十六年的八月二十九日了,留给他练兵、发展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如今他消息闭塞,也不知道李自成、张献忠都打到哪里了,他得趁大明朝还没崩溃的时候去为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天马上就要变了。 李致远站立在马车前头,对着手下一百多弟兄们朗声道:“弟兄们,现在时势危急,咱们必须立刻赶到婺源去,此处距离徽州府城还有约莫一百里,绩溪县咱们就不做停留了,本官要求今天务必赶到府城,都给我打起精神,加快速度,跑起来!” 这一天就是心急火燎的赶路,颠簸得马车上的卞敏儿主仆五脏像是移位了一般,等这一百多人风尘仆仆地抵达徽州府城歙县时,夜幕就快降临了,李致远一行人也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入了城。 徽州城还是相当大的,分为内城和外廓,共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城内的牌坊相当之多,就他一路走来见到的就不下几十座。 毕竟徽州士风鼎盛,读书人多了牌坊能不多么,况且徽商的名头也是传扬天下,徽州城内的富商大贾多了,自然乐得大兴土木,园林、牌坊鳞次栉比。李致远这一路见的都是小县城,到今天见识了这徽州城,才算是眼前一亮。 徽州是府县同城,府治和歙县县治在同一座城内,李致远此时就是去拜访他的顶头上司徽州知府唐良懿。 徽州府衙占地面积很大,各种建筑也很多,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宏敞,面势雄正,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站在府衙大门前,李致远很有些羡慕知府唐良懿,能在这种环境下办公、生活,实在是一种享受。李致远让随行的人员在府衙大门前等候,自己则上前向大门处的衙役说明了身份和来意,让他赶紧通传。 没多久就得到了通传回来的衙役回复,说是唐知府请李致远进府一叙。 李致远紧紧跟着那名衙役,穿过各种牌楼、回廊、楼阁,终于抵达了最深处的官邸。 知府官邸简直就是一个花园别墅,石砌的小桥、怪石嶙峋的假山、已渐枯萎的荷塘,设计得颇为精妙,有种返璞归真之感,可惜此时已是秋天,显得略有些萧条。 随衙役进入书房,李致远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他身穿文官常服,四十多岁,看起来有些疲惫,端坐于书桌之后。 别管其他的官员品级多高,这位现管着自己的唐知府由不得他不慎重小心,李致远恭谨地上前深深一拜,小心翼翼道:“下官是新任的婺源知县李致远,特来拜见唐知府。” 唐良懿起身上前,虚扶了一下李致远。 “李知县不必多礼,本官昨天才接到你的上任通报,没想到你今日就已经到了。你远道而来,路上又很不太平,想必一路上是辛苦了,今天先不谈论正事,本官先差人带你去驿站安顿下来,有什么事可以明天再说。” 李致远赶了一天的路,也的确是有些累了,既然知府让他先休息,他也只得听从安排,“多谢唐知府关心,只是随同下官一同而来的还有一百多流民,不知安顿在何处才好?” 唐良懿疑惑道:“流民?” 李致远忙将这一路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他招募乡勇的打算都简单的说了一下,还特别提到了此事已经得到了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准许,说起来李致远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怕此举会让上司觉得自己太过高调了,自己小小一个知县,做这些事情很可能有点超出权限了。 唐良懿倒是没有大惊小怪,他自己就在府城招募了不少乡勇,下属的几个县都是这么做的,徽州虽说是文风鼎盛,读书人多,但却一点也不文弱,民风反而是相当的剽悍。 几个月前过境的那七八百贵州兵,就因为在徽州当地胡作非为,肆扰强占、杀伤百姓、jianianyin民女,要是在别的地方,当地百姓说不定只能忍了,可徽州人听闻此事大怒,召集乡勇将这伙贵州兵当做土匪全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