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血色华夏_第65章 小知县见大总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 小知县见大总督 (第1/1页)

    因为之前李致远早已准备多日,就等上面的一纸调令。

    是以接到调令当日,李致远就辞别了卞敏儿,又令主簿黄志义暂署县衙文案,并多番嘱咐田四喜好生协助,之后就在县衙僚属及婺源士绅的欢送之下,于晌午率领着三千婺源乡勇浩浩荡荡往西而去。

    此去江西南昌足有四百余里地,完全就靠两条腿,马车都是用来拉军资的。

    若是不带辎重的急行军,顶天了也只能够日行百里。

    再考虑到自身的情况,粮食可以靠沿途州县补给,可兵器、箭矢、弹药以及一定的银子,这些还是得带足的。

    李致远估计及一日最多能走八十里,起码五六日才能赶到南昌。

    婺源到南昌隔着饶州府(今江西上饶地区),除了靠近婺源的乐平县有些许山区,其他地区都较为平坦,不过饶州府的几个属县都靠近鄱阳湖,河湖较为密集。

    这一个多月以来,李致远带着婺源乡勇来回奔波,战力如何暂且不说,至少这脚力倒是练出来了。

    全军上下除带少量干粮及兵器、弹药以外再无其他,算得上是轻装上阵,离了婺源乐平山区,李致远即开始急行军。

    经乐平、余干、进贤三县,十一月初二中午,李致远终于率军抵达江西南昌城。

    未做片刻停歇,李致远拿着调令文书立即入城去拜见总督吕大器。

    南昌府是江西布政使司所在地,是江西最大的城池,有南昌、新建两个倚郭县,二县同城而治。

    明中后期,布政司越来越不能处理好地方事务,朝廷开始派出巡抚到地方全权处理一省民政事务。

    江西巡抚至宣德年间始置,之后时罢时复,从嘉靖朝开始,变为常设,辖区包括除了南赣巡抚辖地南安府、赣州府以外的江西全境,现任江西巡抚是郭都贤。

    另外,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的督所在九江,但由于如今正与张献忠交战,总督吕大器也就率军到了南昌。

    同时,由于吕大器无力单独对抗张献忠,左良玉也派遣了副将吴学礼、马进忠等人率军前来救援袁州,现在应该也在南昌。

    两路人马挤在这南昌城,就左良玉手下那些骄纵惯了的兵,不用想也知道这南昌城就像个煮沸了的焖锅,迟早得出事。

    如今的南昌府成了与张献忠交战的大明官军的指挥中枢,大量粮草、军资集中到了此地,再加上各路兵马,城里城外倒是热闹得很。

    李致远只带了周大壮和几个亲兵,跟着城门守卫,穿过一条条街巷,直往巡抚衙门而去。

    一路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士兵,嬉笑怒骂,吃拿卡要,好不嚣张,百姓则是敢怒不敢言,生怕惹怒了这帮兵痞。

    李致远摇头叹息,这南昌如今就是一个大闷锅,总督、巡抚、各路总兵、将军齐聚,自己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哪个都得罪不起,实在是要谨言慎行啊。

    进了衙门,经通传之后,又等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李致远终于得到了吕大器的召见。

    吕大器是四川遂宁人,崇祯元年的进士,今年应该是四十五岁。

    可李致远一眼见到这位吕总督,却觉得他像个五六十的糟老头子,苍老、面黑、干瘦,估计是被最近这段时间搅得江西湖广不得安宁的张匪给闹的。

    吕大器是以正三品兵部右侍郎衔出任江西等处总督的,可手上却没多少兵,比光杆司令好不了多少。

    朝廷已经多次催促他尽快收复袁州,驱逐、剿灭张献忠,可左良玉不合作不听话不说,还在地方上到处胡作非为,跟他惹了一堆的麻烦。

    附近府县的知府、知县已经数次向他哭诉左兵强抢财物、杀伤百姓、jianianyin民女的事情了,可他实在是毫无办法。

    吕大器手上没多少兵,他拿什么收复袁州,好不容易才请了左良玉这尊瘟神,勉强收复了袁州。

    可这尊瘟神匪是剿了,可祸害百姓也更甚,朝廷一纸文书调走了左兵,可转眼袁州又丢了。

    他一面四处征调周边府县的兵,一面就地招募乡勇,还得伺候好收拢回南昌的左兵,给这些尽干缺德事的死丘八擦屁股。

    今天终于得到下面的通报,从徽州来了三千婺源兵,虽然少是少了点,但蚊子rou也是rou啊。

    李致远躬身拜道:“下官婺源知县李致远拜见吕督宪(督宪,下属对总督的尊称,也有的尊称制帅、制宪)!”

    “下官奉命率三千婺源乡勇听候吕督宪的调遣,这是下官的调令文书,还请吕督宪过目!”

    吕大器略微露出一丝笑意,接过文书,“李知县免礼,先请就做。”

    又吩咐奴仆道:“快给李知县上茶!”

    吕大器一目十行,略略看过文书,“李知县倒是来的快,本官请求朝廷调周边之兵才不过数日,你是第一个赶到南昌的,足见你心思报国啊。”

    李致远拱手道:“督宪谬赞了,既然朝廷令下官尽快赶到江西救援袁州等地,就是对下官及三千婺源乡勇的信任,下官不敢不尽心尽力。”

    “况且任由张贼在江西为祸肆虐,难保不会纵容其做大,使其进一步东侵,威胁婺源、徽州,乃至威胁到整个江南。”

    “下官只恨兵不够多、武器不够利,恨不能立刻杀到前线,与张贼血战厮杀到底,直至将其逐出江西!”

    吕大器呵呵笑道:“李知县倒不愧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少年英杰,本官也听说了你在婺源练兵剿匪的事迹。”

    “不仅杀得婺源一县的土匪流寇闻风丧胆,连江西靠近婺源的几县都一时太平不少,想来也是熟知兵事的人才。”

    李致远谦虚道:“督宪见笑了,不过是民间百姓的一些谣传罢了。”

    “下官对付的不过是藏匿在山野之间的几股土匪、流寇,哪比得上督宪与张贼数万大军的连番厮杀。”

    其实吕大器自然是知道的,这不过是客气话罢了,所以他也并未将李致远太放在心上。

    三千人说起来也是不少人了,但面对张献忠这样的悍匪,或许顷刻间就被杀得烟消云散了。

    但他手上无兵,能多一个是一个,手上人越多,越能迟滞张献忠的进军速度,给他争取时间,此外,跟左良玉那厮说起话来腰杆子都能直些。

    “不过你既然暂调江西,归本官节制,以后可就要听从本官的调遣,是进是退,都要遵令而行,万不可擅自做主。”

    吕大器这意思很明确,就是尽可能地抓人、抓权,摆脱他目前光杆总督的局面。

    李致远不敢违抗,反正他知道吕大器在这总督位置上也待不了多久,明年初就会因为与左良玉不和而被朝廷以袁继咸代替。

    现在吕大器这个总督即使再虚,左右也算一条大腿,李致远抱紧了总归没有坏处。

    李致远起身抱拳,斩钉截铁道:“下官一切皆唯督宪马首是瞻,绝不敢专擅从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