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血色华夏_第69章 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第1/1页)

    “这个郑千户真是个十足的草包!”这是李致远现在脑子中唯一的念头。

    “老子真想把这个酒囊饭袋踹到城下去!”这是李致远现在最想做的事。

    李致远发现无论问这个郑千户什么问题,他都是一问三不知。

    李致远问这个城头上的大炮是何种火炮,可还能使用,威力如何。

    他摇头不知。

    再问他千户所有多少刀枪、火器。

    他还是摇头不知。

    这么说他连自己有多少家当都不知道?

    又问他千户所平时多久cao练一次,有无发现武艺出众之人。

    他不说话,只是尴尬地笑笑。

    也就是说从来没有cao练过?

    这个郑千户唯一知道的就是他手下有副千户两人、镇抚两人、百户十人,还有四百多个军户。

    至于和军事有关的则是一概不知,李致远这时大概知道各地的卫所已经糜烂到了什么地步。

    军户平时就是屯田种地的,明初还正经地按规矩定期cao练,算是民兵。

    到后来也不怎么cao练了,军户就是一种世袭的户籍,而且军户地位远不如民户,因此很多人都逃跑。

    世袭那么多代以后,根本没几个人知兵善战懂军事,明太祖制定的卫所制度基本上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倒导致军户出身的人备受歧视。

    李致远已经不指望抚州本来有什么防卫力量了,彻底绝望。

    他上午在抚州城转了一圈,看着萧条无人的街巷,心里很是烦躁。

    现在李致远只想尽可能地将逃散的百姓招回城来,择其青壮充入军队,扩充守城力量。

    但要做到这点殊为不易,老百姓之所以逃,是因为抚州城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至今也不见上头派多少兵来,他们感觉抚州已经被朝廷放弃了。

    既然官军都没打算死守抚州,连知府都跑路了,那谁还敢待在城里,难道等着贼军陷城后挨屠刀么。

    明白了这一点,李致远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塑百姓对官军的信心,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他李致远是跟吕大器说要死守抚州,可老百姓不知道啊。

    三千兵又是昨晚才到的,连知道抚州被他接管这件事情,都没多少百姓知道。

    只有还逗留在城内的少数百姓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

    原本松懈的几处城门一夜之间全变了,盘查得格外严格,大街上也出现了一队队巡逻的士卒。

    现在的难题是怎么让逃亡在城外的百姓知道他李致远率三千官军已到,不仅是要死守抚州,而且一定能守住抚州。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致远,以至于午饭都吃得食不甘味,张文等人同他一起吃饭时,都出言询问李致远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咱们已经顺利接管了抚州城,”周大壮扒了口饭,含糊不清地说道:“知府跑了,那几个同知通判也不敢管俺们,俺看这抚州城也还算坚固,还有啥好担心的。”

    李致远没好气道:“可咱们人少啊,拢共就三千人,守城就不能野战,出城作战又没人守城。”

    “原本还想从本地百姓招些人,可老百姓跑了一多半,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跑不动的。”

    “募不到兵就没法壮大,怎么去和张献忠拼,再说抚州还有五个县呢,都不管了?”

    “现在咱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让老百姓全都回来,恢复他们对官军的信心。”

    李致远又说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没想到周大壮脱口而出道:“这还不简单,他们昨天没看到三千大军,那咱们再出城在他们面前转一圈,让他们都看见不就得了。”

    听了这话,李致远本想骂他这不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么,可突然灵机一动,没准这么干还真有用。

    李致远兴奋地丢了筷子,“大壮这话倒是让我想到个好主意!”

    “大壮刚才说的不错,没看见就让他们再看一次,不过,这事不能做的太过刻意,不能让老百姓认为咱们是诱骗他们回城。”

    见几人一脸疑惑不解,李致远解释道:“可以这样,对外宣称朝廷从南昌调了一万大军来守抚州,咱们这三千人是先头部队。”

    “然后每天等夜深城门关闭后,派一两千弟兄悄悄坐船沿抚河顺流直下,待天明后,再逆流而上,大张旗鼓地进城。”

    “如此连续这般干个四五天,营造出一种援兵源源不断而来、抚州聚集了一两万大军的假象。”

    “咱们再把军营严格封锁,外人根本就不会知道咱们的真实底细,肯定会真的以为抚州是大军云集。”

    “到时候,老百姓见官军如此重视抚州,一定会陆续回来的,毕竟在外面哪有城里好,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

    “况且在外面也不一定就安全到哪里去,要是老百姓都相信抚州城能守住,我估计不少外地的都会涌进抚州城来!”

    “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贼军也不敢轻易来攻咱们抚州城,都说城里一两万官军,那贼军进攻前也得仔细掂量掂量,三五千人马是绝不敢轻易进犯的。”

    几人纷纷拍桌大叫妙计,特别是周大壮,都笑开了花,“这妙计算啥?空城计?”

    张文道:“不对啊老周,这怎么能叫空城计呢?一来咱们不空,二来咱们主要不是为了吓唬人家,而是为了吸引百姓回城,我看叫‘实城计’才对……”

    李致远笑道:“别管空城、实城,能起到效果就成。”

    “大壮,这妙计还是你提醒我的,看来你脑子也不笨嘛。”

    周大壮嘿嘿笑道:“俺哪想得了这么多,就是随便一说,还是公子脑袋瓜灵活。”

    见张武却有些犹豫,似乎想说些什么,李致远询问道:“张武,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不妥之处了?”

    “有就赶紧说,我也是临时起意,说不定真有什么疏漏,你说出来正好完善计策。”

    张武道:“这个计划短期内倒是没啥问题,可是长期来说,万一张献忠真以为咱们有一两万人,可他还是非要打下抚州不可,就派两三万人来攻怎么办?”

    “可咱们实际上只有三千人啊,到时候怎么守得住?”

    “既然抚州有抚河直达南昌,说不定张献忠真会不惜代价打抚州。”

    听到这里,周大壮和张文也收敛了笑容,张武说的不是没有可能啊,万一真是倾尽大军来攻,三千人怎么守得住?

    李致远笑道:“这点你们可以放心。”

    “第一,我认为张献忠不会将抚州作为进攻的重点,你们想,若是他想依靠河运之便利进攻南昌,抚州之抚河的确是很方便。”

    “可你们难道忘了赣江?”

    “赣江在抚河的西边,紧靠着吉安府,袁州府,他打南昌走赣江就可以了,何必还要舍近求远,去走更东边的抚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