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血战在即 (第1/1页)
“马将军说得好,本官也很欣慰马将军能当机立断。” 终于说动了马进忠,李致远也舒了口气,和这些直来直去的武将打交道,远比吕大器这类文官要轻松。 “兵贵神速,咱们就来商议一下如何取这袁州城,不知马将军有何建议。” 马进忠也是久经战阵,对自己的优势劣势还是很清楚的,“在下只有四千轻骑,优势在于机动灵活,善冲阵、野战,而不善于攻城。” “所以在下想,怎么将袁州城、分宜城中的贼军逼出来,充分发挥我这四千骑兵的优势。” 马进忠提议道:“咱们不如来个围城打援?” “由李知府先派五千兵将分宜包围,但留一线生机,让其能去禀报袁州城中的贼军,吸引袁州城中贼军去救援。” “而在下率轻骑在半路埋伏,李知府再率主力猛攻袁州!” “此时袁州城中兵力不足,攻陷袁州不就容易许多了吗?” 李致远听后拍着手掌赞道:“妙,妙,马将军这招可是围城打援和调虎离山两计双管齐下啊!” “若真能将袁州城里的贼军引出来,不仅能吃掉这支援兵,还可以造成袁州兵力空虚,方便本官攻城。” 马进忠听李致远也赞同他的计策,不禁眉开眼笑,“既然李知府也赞同,那就这么办!”说完就要招呼他的副将进来传令。 “且慢!”李致远上前阻止道:“这计妙是妙,可马将军你漏想了一点啊!” 马进忠疑惑道:“哪一点!” “你没考虑袁州城里的贼军不救分宜县的可能啊!” “啊?这怎么可能?他怎会不救分宜?分宜可是通往临江府的要道……” “不,”李致远摇头道:“马将军是拿咱们官军的思维来想张献忠了。” “咱们官军想的是收复城池,最终目的是收复所有失地,一城都不可放过。” “而张献忠不是,张献忠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流寇罢了,他没有哪一个城池是不可以丢弃的。” “武昌城重要吧,那可是他建号称王的地方,他还不是说弃就弃,转眼就率军南下湖南。” “虽说他也在一些府县建立过官署,可从未认真治理过,这就是典型的流寇作风啊!” “上行下效,他部下也是这种行事作风,极少会真去救援什么城池,打不过就跑才是他们的作风。” “所以咱们官军剿贼剿了十几年,怎么也剿灭不了这个张献忠,咱们自己倒是经常被这个张献忠围城打援,损失惨重。” “况且袁州城比分宜重要得多、城防坚固得多,这些日子来,其他各县的贼军一旦战事不利,都是往袁州城撤,从来没有袁州去救援其他地方的事情。” “如果按照马将军的计策去做,兵围分宜而留一线生机,本官断定,他们不仅不会去袁州求援,而是全军拼死从这一线生机处突围,能跑多少是多少……” 听到这,马进忠一拍大腿,“是是是,李知府说得是!” “哎呀!我真是官军做久了,都忘了做贼的本事了!” “这流寇什么时候有固守待援的习惯了,都是打不赢就跑!” 这个马进忠在崇祯十一年以前就是一股流寇,如今做了四五年的官军,都快忘记流寇的习性了。 马进忠有些泄气,“那照李知府这么说起来,围城打援这招是没法使了……” “难不成咱们只有强攻这一路了?” 李致远摇摇头,笑道:“那倒也不尽然,马将军说的,至少这前一半还是可以用的。” “这后一半嘛,稍稍改一下,就是一条妙计!” “哦?”原本有些失落的马进忠又来了劲,“那就请李知府说说这计应该如何改。” “在下洗耳恭听。” “首先,这分宜自然是要围的,这一线生机也是要留的!” 马进忠疑惑道:“李知府不是说他们不会去求援,而是全军突围么?咱们这不是放了他们一条生路么?” 李致远肯定道:“没错,咱们就是要放分宜城中部分贼军一条生路!” 见马进忠一脸疑惑不解,李致远问道:“那马将军你说,分宜城中的贼军突围之后会去哪?” “那还用说,肯定是往袁州城逃啊!”马进忠不假思索地答道。 “没错,咱们就是让他们往袁州城逃!” 李致远补充道:“本官刚才就说过,按贼军的习性,他们的确是不会去救援,但是他们还有个习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