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第1/1页)
腊月廿四日晨,长安新顺王府议事殿。 李自成正和他手下的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李岩、李过、刘宗敏、郝摇旗、田见秀等一众文武核心官员聚在一起,准备商议战略决策。 这个所谓的新顺王府其实就是明朝的秦王府改建的,位于西安城的东北角。 大明秦王府号称天下第一藩封,王宫还是相当宏伟壮观的,起码比在襄阳的那个王府好多了,这让李自成相当满意。 待人都聚齐了,李自成扫视了一眼殿下的群臣,哈哈笑道:“大伙都是自己人,还客气个啥,都坐都坐。” 李自成说完就一屁股坐在了王座之上,刘宗敏、田见秀等武将也自然不再客气,拉了椅子就要坐。 “不可!不可!这于礼不合啊!”牛金星大叫道:“大王,臣下已经说过多次了。” “咱们既已设官建政,一切就应该按规矩来,不能还像以前那样胡来!得讲礼数!礼数啊!”牛金星气不打一处来,这上朝议政的礼仪他已经制定很久了,可一直没得到认真执行。 “这文武不分,东坐一个,西站一个,成何体统!” 刘宗敏屁股都要落下了,却被牛金星好一阵吹胡子瞪眼睛地喋喋不休,只得老大不愿意地又站了起来,朝牛金星骂道:“你个牛老九懂什么叫生死兄弟吗,咱跟着大王出生入死杀狗官的时候,你他娘的还在乡里欺男霸女呢!” “还礼数,我呸!你个臭老九在这冒充什么谦谦君子!” “老九”的说法其实来自蒙元,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生居第九,地位比娼妓还要低,仅仅高于乞丐。 当然,中原汉地尊儒重教的习俗源远流长,汉儒在蒙元虽然没啥出路,但在民间一般还是受到尊重的。 且蒙元对地方的统治并不深入,一般地方上的士绅地主都还是这些人,这种侮辱性称呼一般也就是骂人的时候说说。 蒙元虽然奴役华夏时间不长,但“老九”的叫法却在民间广为流传,一直到现代都还有狠批大斗“臭老九”的时候。 “你!”牛金星气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冲过去跟刘宗敏打上一架,可他一介文人,本就手无缚鸡之力,又是个快五十的糟老头子,哪敢动刘宗敏这样的猛人。 只能急切地分辩:“我都说了好多次了,我抗欠赋税、强占妇女十八人的罪名是被人诬陷的!” “你说是诬陷的就是诬陷的?空口白话谁不会啊!” “你们这些举人进士老爷们平日在乡里是啥德行老子还不清楚?强占强拿、欺男霸女的事有几个没做过的。” “老子不怕告诉你,老子宰的土豪劣绅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个个都是你这样读过几年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读书人!” “你,你,我跟你拼了!”牛金星被气得语无伦次,撸起袖子就要冲上去跟刘宗敏拼命。 大殿之中的文臣武将们忙过来阻拦劝架,但牛金星被刘宗敏气昏了头,死命要往刘宗敏身上冲。 刘宗敏嘴上也丝毫不饶人,叫嚣道:“嘿,还敢跟老子横,老子就站在这不动,有种就过来试试!” 牛金星一激之下,更是要拼命了,大伙只好几人合抱一个,试图把他们分开,不过看起来倒像是群殴,有些滑稽,原本肃穆威严的大殿瞬时成了乱糟糟的菜市场。 众人一拥而上,好不容易才将吵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人分开来。 刘宗敏仍旧骂骂咧咧,“大王你看这姓牛的臭老九,现在就敢打老子这个上阵杀敌的将军,等以后让这帮读书人得势了还不得上天!” “我看明朝落到现在这步田地,就是这帮读了书的文官害的,可惜了朱洪武的大明朝了。” “大王可不能像洪武皇帝一样着了老九的道啊!” 坐在王座上李自成,看着本来好好的议政早会成了一出闹剧,终于怒了。 “闹够了没有!”李自成一声嘶吼,声若洪钟,殿内众人只觉得震耳欲聋,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刘宗敏,你他娘的胡说八道些什么!没有牛先生这些读书人,我们能有今天?不靠读书人靠谁?靠你大字不识一个的刘宗敏?” “牛先生是我李自成将来要封的丞相,对他不敬就是对我不敬,还不快给牛先生道歉!” 刘宗敏本来不愿的,但见李自成狠狠地瞪着他,只得认错,上前给牛金星道歉。 李自成又劝解牛金星:“大家都是一家人,宗敏有错,我已经骂过他了,他也已经知道错了,牛先生就别和这莽汉计较了吧。” 牛金星知道刘宗敏是除了李自成亲弟弟李自敬、侄儿李过以外最为信任器重的人,既然李自成给了个台阶,牛金星也只好顺势下了,两人握手言和,早会终于得以继续进行。 李自成也知道自己有些偏袒刘宗敏了,怕太落了牛金星这个未来丞相的面子,于是出言结束此次争论。 “刚才牛先生说的对,咱们既然已经设官建政,也定了礼仪制度,就得按规矩来,不能像以前一样,流寇作风!” 于是众人按文武分列成两拨,又按官职大小排好先后次序。 这次早会其实是为了讨论今后一段时间的军事部署和战略决策的,主要是军事安排,没想到牛金星却最先出列道:“启禀顺王,大明年年暴政,以至于民不聊生,臣观其气数已尽!” “而大王你承天应命,乃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天下百姓无不盼望你早登大宝,率百万义军讨伐无道暴明,还天下苍生一个太平盛世!” 当皇帝的事李自成自然是计划过了,可是仍旧有不少顾虑,最主要的就是担心湖广的张献忠会攻击他后方的襄阳、荆州等四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