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身无彩凤双飞翼 (第1/1页)
却说李致远正教的起劲,卞敏儿却弱弱地说道:“夫君今天能不能就先教到这里?奴家真的记不了这么多……” 李致远一愣,这才醒悟过来,抱歉道:“是我一时兴奋地晕了头,没考虑你的感受。” “你毕竟是第一次学这些,能记多少是多少吧。” 卞敏儿怕他不高兴,连忙道:“夫君教的这些,奴家之后一定好好练习,保证下次见到夫君的时候一定学会。” “哈哈,不要紧,学不学随你吧,做这些也是我突发奇想,再说著书立说这事也急不得,我也是有空才能写几笔。”李致远又摸了摸肚子,“有些饿了,咱们吃饭去吧。” 卞敏儿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夫君是不是真的要著书立说,但仅看他教这门“数学”的兴奋劲,以后就一定要好好学他创立的这门学问,不能让他小看了自己。 饭后,李致远又叫来田四喜和江明哲,询问他们去长沙还需要什么物资,他去江南可以一并买回来。 田四喜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平日里常听毕安民那小子抱怨人手不够,还说要是能找些转供南京兵仗局役使的军匠就好了,所以我估计就是缺工匠吧。” “只是这南京兵仗局的人岂容咱们染指,那小子也是痴心妄想啊。” 李致远摇摇头道:“其实也不尽然,南京兵仗局的军匠多有隐匿逃亡,若以高价聘之,不见得招不来人。” “这事我暂且记在心里了,到了江南再视情况而定,若有则更好,若无,就只能在湖广找些铁匠边学边做了。” “对了,江先生,你家是经商的,可知道在哪里能大量购得土豆、玉米、红薯这三样作物的种子?” 江明哲皱眉道:“李抚台可是想要在湖广推广新式作物?只怕百姓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啊!” 李致远坚定道:“即使难为,本官也要尽力去做,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 “老百姓现在难接受,是因为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其实这些作物在关键时刻都是能活命的宝贝啊!” 李致远主要是断定明年大旱灾必将蔓延到湖广全省,若不提前准备好应对的办法,别说老百姓没饭吃,只怕他的军队都会缺粮,那还怎么独立自主地抗建奴。 “他们只消吃上一次亏,以后就会长记性了。” 江明哲点头道:“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在下也曾经在江南闽浙沿海一带经过商,也的确是听说过这些作物。” “尤其是这玉米、红薯,种植范围最为广泛,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有种植,咱们南方的江浙、闽粤之地也都有,不过在内地的江西、湖广倒是的确未曾听说有人种植的。” “抚台若想购种,在江浙一带应该就能找到。” “至于这土豆,抚台可就难倒我了,据在下所知,此物乃宫廷美食,仅京师附近专供皇室的菜户才有少量种植,在民间种植的更是稀少,不过江南一带多富户,或有种植也未可知。” 李致远其实更想种土豆和玉米,因为红薯这玩意种倒是很容易种,产量也高,只是营养价值很低,仅能吊命。 所以满清的康乾红薯盛世在当时西方传教士的眼里就是这样的一副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