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血色华夏_第142章 始议南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始议南迁 (第1/1页)

    事情总算圆满解决,李致远也喜滋滋地询问众人意向,这些人会随许都起事,本就不是甘于平淡之人,不出意外,竟有近百人愿随李致远赴楚。

    但许都一干人等肯定不能就这么就地释放了,这些人还是得送到省府杭州处置,基本程序还是得走的。

    因为金华府目前最大的官就是监司王雄,然而他也只是属于道这一层级的地方官,剿抚大事起码要一省抚按才能决定。

    其实李致远觉得许都等人有些不够谨慎明智,这种事情未经省一级以上官员确认,怎能轻易答应放下武器,束手就缚,要是省里的巡抚、巡按不同意下面地方官的允诺怎么办?

    若李致远是许都,他最起码也会要求得到巡按左光先的亲口承诺才会投降,当然,他本身也绝不会将生死大事交由他人决断。

    然而他也并未提出什么异议,毕竟他还是站在大明官方这边立场的,也想尽快解决此事。

    况且陈子龙以全家百口作为担保还是让李致远相信他已经取得巡按左光先的授权或者至少是有把握能说服左光先。

    总之,正月廿九日,历时一月的金华东阳之乱被陈子龙轻易解决,自然,他们也没有再停留在金华的必要了。

    于是由陈子龙率领着三千抚标兵,押解着许都等人踏上了东归杭州的归途,李致远、张煌言也随同而去,等巡按处理完后就收罗人才,离开浙江。

    而就在昨日,屯驻在覃怀(今河南沁阳市一带)的高杰,遣使寿州(今安徽六安寿县,明属凤阳府),通总督凤阳马士英,只说他有精兵三万。

    马士英已经知道高杰自溃败以后在山西、河南的所作所为,估计这厮虽不敢打李自成,但收拾江淮、江南的官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是以他和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的路振飞虽然早就在江淮一带布置了重兵,对高杰严阵以待,但还是希望能尽力安抚、拉拢住这个跋扈将军。

    马士英得到消息后倒也没有太过吃惊,虽知道高杰这是威胁他,但只要给足他好处,料想他也不会大动干戈。

    遂一面以副总兵庄朝樑增兵徐州,一面令中军副总兵杨振宗带着金银、酒rou去河南慰劳高杰,说可以安其家口于徐州关厢,为的就是将高杰安排的远一点,免得他祸害江南。

    而此时与高杰同为将来江北四镇军阀之一的黄得功还是庐州总兵,归属于凤阳总督马士英节制。同为总兵的还有刘泽清和刘良佐,前者驻扎在山东临清一带,后者驻在河南汝宁府真阳县一带。

    这四位都还只是普通的总兵而已,除高杰比较嚣张跋扈以外,现在大明朝的武将还是被文官牢牢压在底下的,所以目前的江淮及以南地区都还算稳定。

    而广大北方地区就不容乐观了,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文武百官也终于从无数逃难者的口中得知了确切消息:闯贼真的渡河了,连平阳也丢了,太原以南已经没有了朝廷的军队!

    这就意味着山西已经危在旦夕,那京师也就危险了,崇祯皇帝终于决定讨论南迁的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