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 完美的架构 (第1/1页)
12月中旬。 设立在苏虹市的家用电脑研究中心,传来了取得突破的好消息。 “陈总,第一批样机已经生产出来了,使用非常流畅,硬件、软件系统都取得了成功!” 电话里负责该项目的胡腾蛟兴奋说道。 “样机出来了?” 陈今略微一震,开展了将近两年的家用电脑项目,终于拿出实质性的成果了。 第二天。 为了表示重视,陈今的本体,带着几名高管,来到了苏虹市,视察了一番研究中心。 对研究中心内的近2000名软硬件研发人员送上了他的问候。 见到了老板本尊,研究员们都非常激动,纷纷同老板握手、合影,有的女研发员甚至索要了一个拥抱。 “辛苦了,大家辛苦了。” 陈今不断挥手致意,场面很是热烈。 产品测试室内。 一场长条桌子上,陈今见到了两台样机。 其中一台为家用台式电脑,方方正正的主机,19寸的显示器,与普通家用电脑没有区别。 另一台为笔记本电脑,由于是测试样机,外观也是方方正正,厚度比得上thinkpad。 项目总负责人胡腾蛟没有马上开启两台电脑,而是让人拿来了两枚芯片。 电脑cpu芯片! 其中一枚的物理尺寸为4cmx4cm,足有半个巴掌大,是常见英特尔cpu的四倍大这是台式电脑cpu。 另一枚的物理尺寸为5cm这是笔记本电脑用的cpu。 “这两种cpu采用的都是忠芯的28纳米制程工艺,比英特尔最先进的10纳米工艺落后了两到三代,不过英特尔的10纳米产能严重不足,他们现在生产的主要还是14纳米cpu。” 电脑cpu的制造难度比手机soc大多了,电脑cpu的表面积要大数倍,晶体管数量也翻上几倍,甚至达到上百亿个之多。 而相同的制程工艺下,加工面积越大,良品率越低,成本越高。 所以英特尔的10纳米cpu,在跳票了三四年后,才终于在20x0年实现量产。 忠芯的28纳米工艺做出的cpu当然更差,只能通过增大面积和晶体管数量的方式,弥补性能上的差距。 好在陈今帮忙解决了光刻镜头的问题后,商微电子即将推出的超分辨光刻机,可用于10纳米电脑cpu的制造,并且能确保良品率足够高几乎可以马上追平英特尔最先进的cpu。 加之这边的cpu尺寸要大几倍。 性能方面,完全不必担心不够。 更重要的是,这款被命名为‘青龙一代’的cpu,在物理架构上,较常见x86、mips架构,都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负责架构方面的工程师梁永平介绍道: “陈总,目前英特尔公司与amd公司所用的cpu架构,均为x86架构,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流。” “采用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该架构具有单条指令速度快、指令数量较少,顺序执行指令的机制,让其控制较为简单。” “但是x86指令集只有8个通用寄存器,而cisc在执行的过程中,大多访问的是存储器中的数据,而risc系统往往具有非常多的寄存器,这就拖慢了整个系统的速度,并且在某些微解码场景中,解码速度会很慢且很复杂所以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都不高,执行速度慢。” “采用精简指令集的mips架构与arm架构类似,都具有大量的内核寄存器,减少了与存储器间数据访问量后,功耗大大降低同样的性能下,mips架构能提供最高的每平方毫米芯片设计中最低的能耗,而且使用更加灵活和开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