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_第114章 摘星?踏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摘星?踏月? (第3/3页)

声,不绝于耳,仅此一景,就足以让之前等待的焦急和诸多不快全被抛诸脑后。

    王七即使已经看过很多次了,见到这样的情景还是会被震动。她抬起头,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眶渐渐湿润,喃喃自语。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四郎听到王七的低语,忍不住心中一软,悄悄挺直了身子,替她阻挡着其他人好奇的视线。

    好在看灯看到哭的,除王七外,大有人在。

    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触景伤情,有一番感慨,也是寻常。

    随着内城里的动静越来越大,百姓的期待之情也越来越是浓厚,有些小孩迫不及待地爬到父母或其他家人的头上,眼睛瞪得滴流圆,屏住呼吸等待着那道城门被打开。

    “来了没有皇帝老爷来了没有”

    “今年没有皇帝老爷,说是宫里死了娘娘,皇帝老爷伤心着呢,不愿意一个人来点灯”

    “死了娘娘也不能不点灯啊这么多人等着呢”

    “得了吧,你当看猴戏啊,你等着就得出面”

    窃窃私语声不断,更有一些消息灵通的百姓洋洋自得地在卖弄。

    “今年来点灯的是三皇子,皇帝老爷的儿子”

    “三皇子就是那个传说和高祖长得极像的”

    “正是那位,不知道可看的清楚高祖长什么样样子看不到了,三皇子长什么样总看得见吧哎,能站到前去就好了”

    “得了吧,前面哪个不是达官贵人,去了也给赶回来,这里正好”

    百姓们交头接耳,京兆府差吏紧张地戒备着四周,就在这又紧张又肃穆的氛围里,内城的城门被缓缓地打开了。

    只供皇帝出行的御道上,出现了两排执金卫士的身影,而后便是浩浩荡荡的仪仗,在一片甲兵之后,身着白色滚边礼服,头戴通天冠,身披着黑色大氅的皇子,因为有重重宫人簇拥,显得格外醒目。

    “三皇子到”

    刘凌以为自己会非常紧张,或是非常惶恐,然而当看着城楼上那一层层的灯接连亮起时,他的心中只有一片平静。

    这样的景色,昔日他还在冷宫之中时,不知听见宫人们讨论过多少回,却一次也没有得见。他只能从他们的描述中、那些感慨的语气里,独自幻想着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场景,期待着自己也能亲眼目睹的那一天。

    大哥曾问他,袁贵妃那样对他,他不怨吗

    他自然是怨的,但正因为少时的经历,使他分外感激自己所得到的每一分幸运,以至于见到这样的美景,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幸福来。

    这曾是他儿时的梦想,如今已经实现reads;剑三封神老娘男主是孔宣。

    不是作为观灯之人,而是作为点灯之人,他将要登上那座高楼。

    老天毕竟是厚待他的,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好怨恨、好紧张、好惶恐的呢

    剩下的,唯有一片平静了。

    城门大开,刘凌踏着御道,走过列祖列宗和父亲走过的道路,沿着那层层的人障,一步一步地踏上了“定安楼”。

    石砖砌成的“安定楼”无比坚固,刘凌踩着坚实的石砖,仰头看向头顶的木楼。这是恵帝时将作监最得意的杰作,被称为“楼上楼”,今日亲眼目睹,看着那层层叠叠的梁木,刘凌不由得为之赞叹。

    这样的晃神只是一瞬间的事,随着底下百姓抬头仰望,刘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旁伺候的宫人上前解下他身上披着的大氅,躬身看着他踏上了原本是为皇帝而设立的高台。

    高台前数十宫人高举起手中琉璃宫灯的灯杖,将刘凌的身前映照的恍如白昼,刘凌扫视楼下的人群,既有身着官服的官员,也有长衫及身的士子,更多的,却是数之不尽的普通百姓。

    按照往常的惯例,此时的赞者应该口称“山呼”,楼下万民齐声“万岁”,然而今日楼上立着的,却不是什么万岁金尊,仅仅是代替皇帝前来点灯的皇子而已,许多百姓有些不知所措地立在那里,不知道皇子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在万众瞩目之中,刘凌终于动了。

    只见这个身材修长的少年突然伸展开双臂,双手合抱,对着城楼下神色各异的百姓,躬身长揖,行了一个恭恭敬敬地拜师礼。

    皇子为庶民躬身,自代国立国以来,都不曾听闻。

    刹那间,偌大的安定楼前寂静一片,许多离得远的百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踮起脚尖想要看个究竟。

    安定楼前不远处的沈国公嘴角微微一扬,神色间满是感慨的笑了起来。

    “您既然有视天地万民为师者之心,我便助您一臂之力”

    沈国公戴勇上前一步,高声诵道:

    “愿我代国大兴,千秋万世”

    就像是终于接到了该如何行事的讯号,排山倒海般的呼声响彻云霄。

    “代国大兴,千秋万世”

    “殿下千岁千千岁”

    “千岁千千岁”

    在山呼声中,定安楼上的赞者们拿着表词,在钟鼓奏乐声中,抑扬顿挫地念诵。

    “今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州府,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听着这番熟悉的句子,刘凌慢慢直起了身子,凝视着灯楼下神色狂热的百姓。

    深埋在他血液之中,属于刘氏皇族的那种责任,终于被彻底的惊醒。

    那疯狂叫嚣着的,存在于他每一个毛孔间,此时正畅快地呼吸,像是鱼儿终于游进了水里一般,推动着他向前继续。

    蛟龙戏水怨海浅,鲲鹏展翅恨天低

    “戌时已过,请殿下登楼”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