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生意?朝政? (第2/3页)
称金殿。” “上当太上当” “我不介意你点石成金,真的……” 刘凌不由自主的扭头看向一群围着铜鎏金香炉绕圈圈的游客,心中腹诽:“我现在穷的恨不得把那层鎏金都给刮下来融了……” 各地战事吃紧,他登基又不得不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加上登基大典父皇的葬礼,甚至私下资助萧逸重建黑甲军也是一笔大的开销,这些都花费了国库里不少的银子。 现在户部尚书见了他就哭穷,想要从他的内库里掏一点东西出来,却不知年初时他父皇已经和皇商们定了契约,让他们调动了大半内库的银子和皇庄里的出产去经营,最快也要到秋后才能回返。 换句话说,不光国家没钱,内库其实也不丰裕,唯一能动的,只有皇商们作为质押的“保金”,不到万不得已,刘凌不想动这个钱。 从瑶姬仙子的话语中,他听得出她也很缺“钱”,每次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神仙”下界来,就是她通过这种方式来卖个人缘,得些好处。 就是不知道神仙的“钱”是什么钱,如果他们人间的金玉之流仙界也能通用的话,他倒不介意将内库里的东西都给她,换取她庇护代国国泰民安。 可从她甚至能从自己身上穿过去看,似乎凡间的钱,不是那么容易能“收”到的。 想不到做了神仙,依旧能被一文钱憋死,这么一想,倒也不觉得神仙有什么好的了。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的紧,这样下去,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了,陛下”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齐齐叫嚷。 “卖地吧。” 刘凌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朕记得在郊外还有一处园子,是方家在京外的私产,除此之外,方家在京中还有不少产业被查抄了,统统收归了国有,这些产业放在那儿还要人经营,一时半会变不成钱,着户部牵头,御史台监督,将它们都卖了。价高者得” “咦,这小皇帝要搞拍卖?这时候就有拍卖了吗?” “哇,这些人这么先进?现在就知道国有资产拍卖换钱。” 几个“神仙”满脸震撼的呼出声来。 什么拍卖? 边拍桌子边卖吗? 刘凌又听到一个新鲜词儿。 “可是陛下,这种事从无先例啊……以往收归国有的犯官财产,不是成为天子的私产,便是赏赐有功之臣,从未有过,有过……” 几个大臣痛心疾首。 “从未有过价高者得的事情啊” 万一给那些浑身铜臭味儿的商人住到了自家的隔壁,岂不是有辱斯文 先例? 穷的都快没办法发粮发银了,还要什么先例 是要一朝的人和他一起喝西北风吗? “恵帝当年连后宫里的金银器都拿出去换钱了,别跟朕提先例”刘凌不以为然道:“只是一些空的产业,还有一些朕根本不会去的庄子,如今爱卿们都快没俸禄了,让朕如何能安心享受?统统卖了,都卖了” 他似是想到了什么,扭头问身侧的大理寺卿。 “还有年前犯事的那些宗室家中,似乎也查没了不少产业和宅子?如今都是封着的吗?” “是,陛下。” 大理寺卿点了点头。 “都封着,有些是恵帝甚至是景帝时的赏赐,属于敕造,只能封存。” “将那些不是敕造的都一并卖了吧。” 刘凌也是不拘小节了,他甚至一点也不觉得丢脸地看了下朝中面色各异的官员。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在想,如果你们旁边突然住进了一家贩夫走卒或是商贾之家,会丢了你们的脸面。但如今国家急迫,朕财务也吃紧,顾不得什么面子,不能让朕一登基,就断了官员的俸禄。从高祖以来,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 他摸了摸下巴,接着说道:“但朕也不能不顾及你们的感受,这样吧,朕知道东城和内城的房子是寸土寸金,有价无市,根本没人卖,爱卿们如果家财丰厚,想要换个大一点的宅子,不如优先购买,与其让外面的富贾商人买了,不如爱卿们换个住处?” “我靠,内部认购这皇帝绝了” 一名游客瞪大了眼睛。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想不到我还能看到代国时候的人搞这一套” “是啊,每看一次,都极为感慨。” 姚霁也没想到这个小皇帝“变通”到如此地步,几乎不像是个古代人,每每做出让人意想不到之事。 比如说,尿急了休朝去方便…… 想到刚刚被太监扒掉裤子的一幕,姚霁忍不住笑了出声,眼神中都是笑意。 不过,这小皇帝脾气倒是挺好的,比起那个失手摔了杯茶都要被杖责几十下的刘未,他好像只是臭了一张脸而已。 刘凌坐在金殿至高之处,自然对台下的一切一目了然,他看到有许多官员窃窃私语,表情已经有些动摇,再见瑶姬看了他一眼后满是笑意,似乎在笑话他掉到了钱眼里,不由得心中叹气。 同是天涯沦落人,你没钱只能带仙人到这污浊之地来玩耍,我没钱,自然只能把好东西贱卖了,又有什么办法…… 想到空空的国库,刘凌一咬牙,干脆像是个商贾一样开始吆喝: “各位想好,宗室里不乏享受之辈,那宅子必定是置办的极好的,尤其是那些湖石假山并花草树木,无一不是从全国各地采办来,又有名师造景,这些都是有钱买不到的。今日是国库无钱,朕将这些宅子放出去了,否则这些宅子都是国有,爱卿家中不知要子弟出人头地到何等地步才能遇到朕赏赐一间,如今只要破费点钱粮就能购置,子孙也有了传家的产业……” 他看着百官们像是看怪物一般看着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着: “再说,这样既能为朕排忧解难,又能为在外南征北战的将士们增添一份助力,是于国有功,于民有益的事,又何必扭扭捏捏?想当年恵帝卖出的摆设,不都是王公大臣们争相竞买吗?” 大臣们不敢开这个口,无非是“财不露白”的心思作祟,生怕别人将自己当做了贪赃枉法**奢靡的贪官,可也有不怕的,譬如说沈国公府世代经营其实富得流油的戴勇戴国公。 他有意给皇帝开个头,上前一步大大方方地开口:“陛下,臣家中人丁众多,从未分过家,如今已经人满为患,有时候隔壁拌个嘴,这边都听得见。恰巧臣隔壁住的荥阳侯因宗正寺案被贬为庶人,荥阳侯府也被查封,臣有意购置此处,将家中几个不肖子移出去,也算是公中置办了个产业。” 刘凌见终于有人开了头,眼睛一亮,立刻扭头问身边的大理寺卿。 “荥阳侯府可是敕造?” “启禀陛下,并非敕造,荥阳侯并非开国侯,这是后来置办的产业。” “准了,念在爱卿一片赤诚之心,就比市价低两成与给爱卿吧回头朕就召几个皇商来,给这些产业估个价” 刘凌准备把王七召进宫来处理这什么“拍卖”,什么“内部认购”的事情了。 “臣替家中不肖子,谢过陛下的恩典” 戴勇一听少两成,顿时眼睛都笑眯了。 京中任何一处宅院都是天价,这两成可不是普通宅子的两成,会乐成这样自然是正常。 戴勇一出头,原本还扭扭捏捏的官员们哪里还按捺的住sao动的心思,急忙一个个跳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家中在京城住了有近百年了,如今还住在西城啊陛下臣家中没有什么余财,一直置办不起东城的产业,望陛下垂怜,售一处便宜的给臣” “你走开,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