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皮_靖难风云之燕王登场:俺朱棣才是主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难风云之燕王登场:俺朱棣才是主角! (第1/1页)

    “靖难之变”的始作俑者为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帝,也称“明成祖”。

    元代末年,明太祖朱元璋随郭子兴起兵。因屡立战功,深得郭氏重用,郭氏遂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马氏是朱元璋发妻,后来自然成为皇后,即马皇后。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第四子(。这一点有争议,一说朱棣的生母并非马皇后而是碽妃)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明史成祖纪》)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在应天府(今南京市)出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屏藩皇室,分封宗室子孙二十四人为王,朱棣即为其中之一。朱棣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获封“燕王”,这时的朱棣只有十岁。

    洪武三年,封燕王。(《明史成祖纪》)

    蒙古人被明军逐回塞北后,势力仍然强大,建立号称“北元”的政权。朱元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命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今北京市)。

    十三年,之藩北平。(《明史成祖纪》)

    蒙古铁骑向来骁勇善战,朱棣既守北平,自然担负起防守北方的重任,其军事实力因此较一般藩王强大。

    朱棣外貌奇伟、自带领袖人物的英气,更兼智勇双全,足以开创一番大事业。

    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明史成祖纪》)

    天生异禀,加上朱元璋的刻意安排,朱棣先后多次率领诸将北征,期间更曾招降乃儿不花,战功显赫,威震漠北。

    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明史成祖纪》)

    朱元璋对朱棣的成就大为欣喜,后来又命朱棣“节制沿边士马”,朱棣军权在手,威名因而更盛。

    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明史成祖纪》)

    然而,父亲的高度信任不代表侄儿抱持相同的立场。

    在朱允炆尚为“皇太孙”时,就已经向黄子澄询问:“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矛头直指燕王朱棣。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明史黄子澄传》)

    时谙王(案:此处的“王”出自《成祖纪》,当指燕王而言。配合《黄子澄传》“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一起看,可见建文帝真正忧虑的其实是燕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明史成祖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