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皮_第八百七十一章 明扬四海(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一章 明扬四海(终) (第3/3页)

出现朱允炆这样的不争气的子孙,但好处却是能够杜绝手足相残、国家内战,大明是再经不起折腾了。都怪我沉迷一修道,以至于子嗣不昌……”

    “跟修道有什么关系,或许是我不能再生了呢。”皇后的手指放在朱柏的嘴上,将他后面的话给堵了回去,她靠在朱柏的肩膀上,柔声道:“而且修道没什么不好的,只要是柏哥你喜欢的,我都喜欢。我喜欢看你练武、喜欢看你修道、喜欢你吟诗作对,沉迷于兴趣之中的你,是那么的迷人,你这些兴趣没什么不好的,又不害人。”

    “只是不适合做皇帝。”朱柏握紧皇后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深情,低头看着皇后道:“婉儿,你应该知道,咱从来就没有想过做皇帝,有今天,也是被时事所逼,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咱的兴趣并不在此。”

    “我知道。”皇后环抱着朱柏,心疼地道:“我知道你喜欢过闲云野鹤的日子,你喜欢清静无为,不喜欢生杀予夺,以天下为己任。”

    “那我就将心底的打算告诉你了。”朱柏仿佛打定了主意一样,目光坚定地道:“等怜星生出皇孙,咱就准备将皇位提前传给灵珠子,咱带着你回到荆州,去过以前的日子成不?”

    “嗯,我们去你喜欢的武当山盖个金殿,你就到上面修道,平日里练练武,闲时就寻仙访友,逍遥自在。”皇后靠在朱柏的胸膛上喃喃自语,她对权势也那么大的追求,爱人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丈夫当了皇帝又怎么样?没有了陪伴自己的时间,这些日子朝臣因为皇家子嗣的事情,已经不只一次地上疏,请求民间选秀充实后宫了。

    她若处在皇后这个位置上,肯定不能拒绝丈夫纳妾,因为皇帝没有家事,皇帝的子嗣问题是天大的国事。可是哪个女人想将丈夫分给其他女子?

    丈夫的这个想法,又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反正是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这儿子确实是个皇帝的料。

    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久炎啊,为娘就自私一下了,你加把力,赶紧生出皇孙来吧。

    “嗯,那就这么说定了,等灵珠子回来,坚决执行好禁足令!”朱柏恶狠狠地道:“不给咱捣鼓个皇孙出来,不准出东宫!”

    “嗯,我们俩一起监督。”

    ………

    远在千里之外的朱久炎哪里知道,他被亲生父母给算计了,他正与铁手、丁坚、胡汉苍、顾涛、马云、刘之荣等人商量塞外的建设问题。

    “这次可是我大明的百年大计,也是一次大迁徙,湖广商会与船坞都要全部动起来,让所有人都去动员,但不能强迫,愿意来塞外的,俸禄翻两倍,朝廷负责来往、安置费用,总要让人安心才好,除此之外,工部也会派大批工匠过来,总之银子的事情必须担心,你们安心做事。”

    说到银子,众人从不担心,湖广商会可是前头的组织,而它可是曾经的大明商会与淘宝商楼组成的,陛下与太子殿下又一直在商会里占着股份,朝廷怎么可能缺钱,单单湖广商会与船坞这边的响应号召的,恐怕都会有数近十万人。

    十万人还是往小了说的,靖难之役还没成功的时候,湖广商会与船坞就早已发展成巨无霸了,业务遍布天下,而如今新朝都建立了,陛下坐了江山,这两个巨无霸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展到海外诸国了。

    何况在太子殿下的又提高了众人的薪资、解决了众人的后顾之忧,他们相信数十万愿意出关的百姓是有的。

    铁手作为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自然第一个出班回应道:“动员与安置的事宜,我们会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全方位的配合朝廷。有经验的老手应该都会响应殿下的号召,毕竟您改变了我们这些工匠的命运与待遇,他们对您与朝廷感激着呢!算上他们的家眷与徒弟,老朽估计最少都会有三万人上下。”

    听了铁手的话,朱久炎很是满意,顾涛却是脸色忧虑地说道:“殿下,商会这边恐怕也是这么的积极,若算上工部的委派与民间的响应,属下粗略一估算,怕是会超过十五人,这么多人一齐涌出来,属下担心粮食会出现短缺啊,毕竟朝廷还有几十万大军在这里。”

    朱久炎的脸上出几分微笑,道:“这个好办,没粮,那就买,从民间买,若是民间不够,我还有渠道。”他转头看向名义上的弟子胡汉苍。

    胡汉苍所在安南国可是产粮大国,国家虽穷,但穷的只剩下粮食了,而他的父亲胡季犛乃安南第一权臣,粮食的缺口自然可以从安南解决。

    如今的安南可不太平,外有强敌占城国,内有君臣相斗,安南国主陈日炜忌惮胡季犛,一心想除了胡家,收回自己的权利,胡季犛这个第一权臣日子可是非常不好过,他急需得到大明的支持,练出强军,买到火器,保护自己。

    胡汉苍早已向朱久炎说明了情况,他很直接地对朱久炎步入了正题:“殿下,我父亲希望您依照讲武堂……”

    还不等胡汉苍将话说完,朱久炎便道:“你们家虽不是正统,但你爹确实有才干,在占婆战争和治国上均展现其才。你又是我的弟子,我这做师父的岂有袖手旁观之理?这样,让你爹派出精干去澎湖受训,先训练两年,等他们毕业回国的时候,朝廷自会让他们带几艘战舰与火器,如何”

    朱久炎可不怕科技泄露出去,安南的锻造水平可比不上大明,有些东西,即便知道怎么造,他也弄不出来,即便弄出来,也不可能大规模生产,而大明的继续更是不断地在更新换代,安南即便有了战舰与火炮、火枪,若无法供应上消耗,也是白搭。没了子弹与炮弹,这些东西全是废铁,这支新军仍旧只能听从大明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