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黑点_九 沅江岸边(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 沅江岸边(上) (第1/1页)

    作为名人后人,孟光的头上,罩着先人的光环,他在宋玉面前,随和大方,同时也顾虑重重。

    宋玉想用孟夫子当年的愿望,来打动孟光:“儒家奉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现在天下刀兵连绵,礼崩乐坏,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rou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不知你意下如何?”

    开始时,孟光不置可否,宋玉讲了半天,才回了一句:“人各有志吧,现在世风日下,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孟子的后人,我们得恪守祖训,不能消极避世,愿意与天下苍生共进退,共沉浮!”

    不愧是孟夫子的后人!宋玉听完这句话,耸然动容,也有些感动。游说没有成功,他还是留了下来,与孟光聊了很久。

    慢慢地,孟光被宋玉的才华与坎坷打动,才表达了自己的苦衷:“屈大夫和你,都时乖命蹇,简直太可惜了!你们创立诗家的行为,已经感动了我。可惜我们的家教甚严,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可以看得出来。君子成人之美,为了响应你,我倒有一个折衷的办法,你看行不行?”

    宋玉赶紧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你有什么好建议,尽管说!”

    孟光萧然地说:“隐居生活,对于我们中年以上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则是不公平的。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一出生,就与世隔绝,与主流社会完全脱节,长此以往,对于我们整个家族,是相当不利的!我考虑了一下,现在有两个建议:一是避世隐居的家族,只去一部分人员;二是隐居的后人,必须加强教育,并通过外面的家族成员,与外面的世界保持同步。我不能隐居,但我愿意在后人的教育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孟光的想法,不无道理,宋玉听了,不由点了点头。

    回去以后,宋玉先后找了诗曼父子、陶然、张布,与他们商议隐居的地方,同时也把孟光的担扰和建议,也讲了一遍。大家都觉得,孟光不愧是孟子的后人,建议相当有远见,只让一部分家族成员去隐居,完全避免了由于部分人的隐居,而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同时,隐居人士与外面的社会保持同步,这样才能进退裕如,在世道昌明时,还可以选择出世的方式,随时融入外面的主流社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