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下森林的动物(一) (第1/1页)
一万多年前,东北地区的张广才岭,火山突然开始喷发,森林毁灭殆尽,形成了七个天坑,最大的一个天坑,直径足有五百米,深度近两百米。 后来,火山停止喷发,天坑和周边地区,一片死寂,鸟儿也不愿意落脚,只能看见它们从空中掠过的身影。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坑周围慢慢地长出了树木,也出现了松鼠等小动物。 鸟儿从天坑的上空飞过,撒下的粪便中,有很多草籽,秋天的松鼠,有时又将松塔,藏在四周的岩壁缝隙,这些草籽和松塔,经过漫长地发芽、生长和蔓延,在天坑的火山灰上,形成了以红松和落叶松为主的地下森林。 陡峭的岩壁,富含盐分和矿物质,悬羊作为食草动物,又是攀岩高手,喜欢在岩壁上舔食盐分。在悬羊的换毛季节,它们要补充矿物质,在岩壁上活动的时间,则更多了。 天坑周边的食草动物,一旦受到掠食者的追捕,穷途末路之时,有些只好跳下岩壁求生。随着幸存者越来越多,它们在地下森林繁衍生息,成为了常住居民。 就这样,几千年过去了,最大的天坑,形成的地下森林中,地上已栖息着成群的野兔、狍子、悬羊和野猪等动物,树上则栖息着松鼠、喜鹊、松鸦、星鸦等动物和鸟儿,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是一只金钱豹和狼群。 这些动物,通过长期此消彼长的生存竞争,这里的食物链是稳定的,生态也是平衡的。 随着东北虎的意外闯入,改变了这里的食物链,也打破了地下森林的生态平衡。 一个春天,两岁多的雌性东北虎“虎妞”,被母虎从长白山所在的地盘驱离了。虎妞开始独立生活,它顺着长白山朝东北方向走去,无意中来到了最大的地下森林周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