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在4/4前就关注本书的读者们说几句 (第1/1页)
各位, 当你们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作者我已经…… 嗯……把之前的二十五章全部重新上传了一遍,大家可以看到字数增加一半,前置了若干剧情,把原来的暗线变成明线,顺便把一个原本计划在中期抖出来的包袱-也就是李璟是如何上位的,提前放出来。 语言风格上也做了不少调整,试图让读者看的更舒服一些。 我在作者寄语中有写“真的历史会比较好看” 我和穿越的李煜一样,对南唐基本不了解,光知道李后主,但当我翻看资料时才发现,南唐历史的精彩诡异之处,不逊于任何朝代。 在细节机巧方面更是透出一股特有的残忍阴险,这比五代那种动辄杀全家的做法要文明不少,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也确实是更有趣。 从楔子部分可以看到,这段历史充斥着各种矛盾与不合理反逻辑的情况。 但细心梳理后,就会发现一切的不合逻辑,并不是逻辑有问题,中国史家向来有秉笔直书的好习惯,其间会有所谓春秋笔法,但后世人倘若用心揣摩的话,当不难看出其间奥秘。 这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最占便宜之处,因为我们有完整的二十四史系统构成骨架,随后大量的私人史料笔记作为补充,二者结合就能展现出一个有血有rou的历史来。 相较于西方的私人回忆录为主的史学体系,国人确实是非常爽。 当然这种爽也是有代价的,资料太tmd多了,来不及看倒在其次,还有不少是没有点校过的生rou…… 所以我向来主张看历史要透过纸背,去尽可能的探寻历史的真面目,而不是单纯的人云亦云,历史事件的发展大体上是遵循逻辑的,而探究其间的逻辑则是趣味之所在。 比如陆游《南唐书》中的这段“七年二月。烈祖病疽。秘之。人皆莫知。庚午。疾亟。 大医吴廷昭密遣人告帝。帝驰入宫,侍疾于东阁。 是夕,烈祖崩,秘不发丧。 而下诏命帝监国,大赦,颁赍有差,丙子,始宜遗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