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撬边模子 (第1/1页)
倒是徐铉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提着笔沉吟了半天,没有下手。 他对这位六皇子的兴趣也与日俱增起来,有名头更甚一筹且关系更为亲厚的的冯延巳放着不用,却找到自己这儿来。 借口是堂而皇之之极,但其间奥妙倒也不难揣测,这位六皇子分明也是想避开朝中派系混战,故而舍冯而就徐,为的就是不淌孙宋党争这滩浑水。 “年纪不大,心智倒着实不坏”这是徐铉对他的评价。 由此,也产生了让周宗嫁女儿的想法。 起码,这位皇子知道那些事能碰, 那些事情不能碰,晓得进退的人,才值得合作啊。 如果说徐铉的牌匾只是让众人觉得这铺子果然是两位大王所开,否则一般人可请不动这尊大神。 徐铉书法是一绝,却很爱护羽毛,也就和同侪相互唱和到得意时才肯挥毫泼墨。 平时想求他一幅字难比登天。 至于给铺子题写招牌更是头一次。 最让大家惊叹的,却是门口左右两边各挂着一块长长的木牌,足有四尺多长,左边的一块上刻着: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右边的刻着: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配上正当中“红茸唾”三个遒劲大字。 这门脸莫说在西市,便是在整个南唐乃至华夏都是一等一的夺人耳目。 这种对联广告在后世并不稀奇,可眼下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而且上面的字句之贴心,所表达的态度之诚恳,俱是前所未见。 鉴于本时代文盲率高,李景逷充分发动自己的在城狐社鼠中的能力,找了一堆落魄秀才,每人发了一身新衣服,小半吊钱。 不但要求他们将这副对联背熟,顺带着让潘诚厚组织那些不识字的太监,集思广益,让他们各自讲出听到这副对联时的心理。 潘诚厚亲自执笔整理成文后,让那些落魄秀才一块儿背熟了。 此刻这些穷酸穿着新衣服,带着新幞头,正挤在人堆冒充热心群众,给不识字的人讲解这对联。 郭刚德便是这些穷酸中的一员,四十多了,早年取过一房娘子。 不料难产,大小俱亡,之后他也不正经做事,靠着替别人抄抄写写混口饭吃。 总算还有一个优点,做事还算勤勉,不会不出十天半个月便连人带笔墨一起失踪。 如此之下也就混口吃食而已。 此刻,他正给几个看上去像是小商人样的看客解释道。 “你看,左边写的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那意思就是,哪怕再麻烦也得一道一道工序都做到,毕竟这是保宁王和安定王的产业啊,讲的是皇家体面。” 也有那真乡巴佬,不知道这二位究竟是何方神圣,少不得陪着笑脸作揖求指教。 放在平时,穷酸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好歹自己是读过书进过学的,和这些乡农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但今天看在新衣服小半吊钱还有晚上一顿宴席的份儿上,不由得格外热情:“这二位,你都不晓得?哎呦,怎么可以?这保宁王也就算了……” (李景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