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何止新词掠美意,更有瘦金震世人 (第1/1页)
这厮近来发现自己穿越后多了个特别的能力:左手也能写字,而且写的是他上辈子专门练过的受精体。 不对 瘦金体。 宋徽宗所创的独门字体,在李煜前世人气极高-因为特别贴合硬笔书法。 一手瘦金体字甩出去,较之田英章、庞中华起来逼格上便胜了不止一筹,而且这厮发现似乎文学女青年特别吃这套,是以当初没少下功夫。 其实李煜右手字相当不错,历史上“他”的书法被称为金错刀,也写过这种专业的书法论集,遗憾的是没有流传。 但作为穿越者他却将这“金错刀”也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 可金错刀再好也不是瘦金体的对手。 李煜用左手写瘦金体也是一点心里压力都没有,“反正宋朝人自己都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转世,所以这也算是自己抄自己吧……” 眼下,他的左手也就是前世的水准,看上去不错,但尚未大成。 奈何瘦金体独特的运笔和字形结构,实在是太鹤立鸡群。 围观众人简直无法置信。 这屁孩子今天开宗立派了。 今天在座几位,基本上囊括了这时代最好的书法家。 杨凝式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徐铉排第二,这点就算是老冤家冯延巳也得服气。 至于冯延巳本人和李璟也算是一流书法家。 但这几人下笔依然脱不开前人气象,杨凝式虽然勉强有了自己的风格,但其中欧阳询、颜真卿之气落在方家眼中还是一目了然。 至于徐铉、李璟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依然实在前人的窠套中辗转腾挪,仿佛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 李煜这笔字,虽然尚有稚拙之处,但确实是另出机杼。 尤其可贵的是,在瘦金体之前,中国书法多以厚重,坚韧为美,瘦金体则开创风神秀丽的审美取向,弄出个新字体不算太难,但能通过字体带出新的的审美范式来,这就是宗师中的宗师了。 此刻殿中,人人面色各异,最难看的却是杨凝式…… 老头子方才的满面红光随着李煜的落笔而逐渐退去,开始写的慢,退的也慢,到后来笔法越来越快,他脸上的红润也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在消散。 到最后一句带了几分草意落笔时,他仿佛被大锤连续击打,最终眼睛一闭,颓然坐倒在椅子里,不再置一词。 距离李煜完成大作已经过去半盏茶的功夫,殿内依然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吓到了。 原本以为一场普通的国宴,却共同见证了新的书法范式的的诞生。 嗯,始作俑者还是个十三岁的小屁孩…… 尤其是李璟,心中五味杂陈,但在这个场合,他还是要夸几句:“佳作啊,已胜过朕多矣!”言语间却多有落寞。 李煜听了,将笔一甩,晃晃悠悠作了个揖,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含糊道:“圣人此言差矣!不可比,不可比。” “嗯?!”众人心说,这屁孩子又喝多了吧。 这时候不应该谦虚几句,说自己老子比自己那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才符合国人一贯的作风。 李璟也有点吃不准这兔崽子的意思,心说别蹬鼻子上脸吧。 “嗝儿”李煜打了个酒嗝道,“要说仆之作,确实以此为最佳,可圣人最好之作,不是儿臣我么!” “噗……” 殿上众人皆尽绝倒…… 这是上辈子大仲马酸小仲马的段子,顺手牵来,反其道而行之,到恰是应景。 李璟也不晓得该用什么表情来表达此刻心情。 在书法上,自己完败于这个儿子,向来引以为豪的诗词一道,之前虽然知道这小子天资卓绝,但李璟觉得要超过自己怎么也得十年,二十年吧。 可现在看来,这兔崽子明天憋出一首千古绝句来,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这是自己儿子啊! 冯延巳以手加额,徐铉的动作类似,两人相视苦笑,自己的文名被顶掉已成必然,悬念就是这小子究竟何时来取。 徐游也不跳舞了,嘴里不知道在唠叨什么,李建勋凑过去细听,似乎是在数家里女儿,侄女的名册,看样子是想和李煜攀亲,当念道徐婉儿的名字是却连连捶胸顿足! 徐家诸女以此为最,然而…… 唯有周宗还是老样子,但眼中的激赏之色难掩,顺便还偷偷打量着太宁。 如此沉寂良久,杨凝式站起身来,踉跄到李煜面前,拱手为礼:“朝闻道夕可死矣……” “……”这回包括冯道面色都变了。 杨凝式这话,等于是正式承认李煜在书法上的成就已在他之上! 老杨是此时公认的天下第一,甩徐铉至少一个身位,后者想要超过他,起码再有十年功夫,这还是有机缘凑巧的情况下,否则就是一辈子的老二。 现在名满天下的大宗师,从一个新进后生处闻道,这,这,这,弄个了个大新闻! 李煜酒意上头,也不理会他的谦逊,只是含糊道:“你这兰亭序,我何日来取?” 杨凝式苦笑:“老夫心境全失,只怕颖间神灵也早已不再眷顾,否则重光如何能写出如此新书,而老夫蹉跎一身只在前人窠套中打转?” 说完,眼中隐然有水色闪现,他一辈子追求书法极致,却始终处于得其门而不入的尴尬境地。 这些年来这心思也淡了,觉得书到盛唐便是极致,至此之后再无法有寸进,自己作为一时之雄也算能闭眼了。 不料,今天被一个十三岁的孩童所震惊,天命鬼神之说顿时浮上心头。 疯劲上来,顿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徐铉原本心绪消极,见此,心中倒是想起什么来,将手从额头上拿下,冲着旁边的冯延巳咧嘴一笑。 后者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徐铉这分明是在取笑他在听到那半阕后,回家发烧哭号之事。 李煜这回是真喝多了,也不管老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只是冲他道:“这兰亭序可别忘了啊!” 杨凝式闻听脸上表情极是精彩,仿佛杨白劳遇到了黄世仁,一时间倒也忘记了哭号,只是喃喃道:“重光已经开宗立派,何须在意小老儿这雕虫小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