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_第二百五十九章 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出征! (第2/2页)

就……了呢?

    他这儿膜的起劲。

    边镐的大营中却炸了锅。

    边大将军,御下甚严,但是在战场或者cao练时,当聚众议事时,他的中军大帐就像私塾般热闹。

    他是文官出身,古代作战并不是看看就能运筹帷幄的,各种细节才是要紧之处,比如大军如何行进,如何扎营,追击时呈何队形,撤退时如何交替掩护。

    这些往往都是出身将门的军将的不传之秘。

    所以边镐很有着跨越时代的宽容,他往往只负责指定大方向,具体策略由手下将领们商议而出,加上他是李璟铁杆,军饷武器非但不缺,而且总是挑着好的往他这儿送,这让他在手下心中极有威严。

    只是,今天这几个大将一个个蹦得比兔子都高,“大将军,大将军,不能这样啊!”

    “节帅,节帅,三思,六皇子不过是一个六品监军,他该来拜码头才是,哪儿有大将军去拜他的!那不是唐朝太……”

    此人话没说完,被旁人一把捂住嘴,“你不要命啦!这话都敢说!节帅这厮是个粗夯,胡乱说话做不得数的,可这话里的意思倒是不错,节帅不能去啊”

    面对下面的乱哄哄,边镐依然是一副好脾气的模样的。

    只是他身边战着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却按捺不住了,“乱哄哄的成何体统!”

    说来也怪他这一嗓子,帐中倒是安静下来。

    但不过几个呼吸,声音又响起“老白,你是读书人,见识广,这个事情你说说!”

    “对,老白,咱是粗夯,可你和节帅都是文曲星下凡,你劝,节帅肯定听!”

    老白名叫白昌裕,身上有个正六品的天雄军长使的职司,算是这支部队的大管家,钱粮支应,兵甲交替都从他一支笔中而出。

    更要紧的是他和边镐的关系,边镐是平虔州张遇贤起义而一战成名。

    这个白昌裕,便是虔州大户之子有个秀才功名,直接投了边镐,利用自己熟知地形的优势,连连献计,边镐从善如流,二人配合默契,接连打出好几个胜仗,最后还诱使张手下叛变。

    如此在大瘐岭转战多年的大型农民起义没多久便烟消云散。

    事后李璟论功行赏连升边镐几级,而白昌裕作为谋主自然也是简在帝心了。

    之后二人搭档,提兵灭闽,虽然最后灰溜溜的退出福州,但谁都明白罪不在他们头上,而是李璟乱拍监军所致,陈觉、魏岑的飞扬跋扈与胡乱指挥,南唐才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遭到惨败。

    有这些渊源在,加上他平时会做人,在一众将官中倒是极有人缘。

    白昌裕见自己成了焦点,苦笑一声后道:“这里都是自己人,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我也就不绕弯子了,节帅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们?”

    “你,你,还有你!”说着他连续指着几个人道“上回伐闽的时候目中无人,恶了监军,还不是节帅废了老大心思才保下你们来!”

    “那,那,倘若听我们的也不至于被吴越国的混账抄了后路!”被点名的几位兀自不服。

    “嘿嘿嘿嘿,是啊,是啊,尔等最为聪明,莫说监军就是节帅都比不上,是不是?”

    “哎,监军一职,自秦汉而设,到盛唐末年却成了宦官弄权的基础,是以,眼下各国虽然都有监军但却再也不用宦官充任,且权柄日轻!何须怕他们。”有个大将不服,叫起板来。

    “是啊,权柄日轻,可陈觉是中书舍人,专门替圣人起草圣旨的,你觉得他这恩宠你比得上?加上保大元年从龙有功,你觉得他当时若上表将失利的事情都推到你们几个头上,圣人是信还是不信?”

    “哼,你们几个,还有你们,虽然都和节帅一条心,但做事毛糙,反而是添乱。”

    “上回陈觉魏岑灰溜溜的回去,这次圣人让六皇子来,到低是什么意图还不知道,节帅只能折节去拜,面上先服个软,给足他面子,日后万一你们这些人再犯事,节帅说话也方便。”

    “这是其一,其二……算了,暂且不说了……”

    众将听他卖关子顿时不满起来,边镐适时道:“都散了吧,各自安心待命,冲锋陷阵靠尔等,其余之事由我担着,尔等肩上的担子可比本帅重多了!”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间或有一两个愣头青还要说什么,却被同僚在底下狠踹一脚,将所有话语都踢回肚子里,这位刚要发作,却看到同僚恶狠狠的眼光,才发现四周安静无比……

    行礼后便呼啦啦的一起退出军帐,正要四散回营,却听到白昌裕在招呼几员宿将“诸位,去我营中小坐片刻,轻些,轻些,轻些,莫让节帅听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