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缝人的野战医院 (第2/2页)
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江宁城防部队,加起来勉强六万。 边镐的雄武军下辖前后左右中无厢,仅纸面兵力便有六万之巨。 至于太子爷的天雄军,也是五厢编制,但上报兵部只有五万人,兵部也按照这个数字拨发军甲钱粮。 但李弘冀占着江淮的膏腴之地,这些年来一分钱的税赋都不交,万一碰到个天灾人祸,还舔着脸朝李璟伸手要救灾钱粮。 江淮之地,有盐有铜有铁有粮,那些财政收入都哪儿去了? 李弘冀不说,李璟不问,文武官员自然更不好多嘴。 但伪汉徐州的利国监可是靠着向南唐走私兵甲发了大财,这些武备哪儿去了,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毕竟这是天子家事。 边镐的用兵倒也干脆,手下五个厢,中厢用来护住本阵。 其它四厢,一厢一个城门,二话不说,四面楚歌先打他娘的。 鲁直分到东门,从李煜提供的城防图上看,这是长衫守卫最为森严的一个城门。 羊马墙,瓮城,箭楼,敌台,应有尽有,蕾姆高悬,城墙角上还有不少床弩耀武扬威。 李练涛站在城楼下抬眼望去,还能见到城墙后部依稀有着不少竖起的杆子,作为老兵他知道,这就是投石机了。 虽然这玩意,耗用人力过多,可靠性不高,且几乎毫无准头可言,但由于城楼高度的加成,投石机这玩意此刻俨然是一种象征。 好比说说社会人脖子上一定要有根大金链子,虽然入水可能会飘起来,但若是没有就会让人觉得缺了些什么。 这些投石机起的就是这个用处,有这玩意的说明是一等城防的大城,摆明着告诉攻城方“尽管来,爸爸这儿准备万全,爷孙局,咱只赢不输。” 李练涛想起方才鲁直的关照的话来:“知道你会卖命,但也得看看时候,刚开始打就送命不值得,尽可能的把城防的具体实力试探出来才是要紧!” 既然是试探,鲁直的用兵和边镐差不多,也是兵力一字儿排开,打的是多点进攻的套路。 上说要“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论起兵力来,边镐的优势并不算太大,号称是四十万大军。 但古代战争的人数大家都懂的,雄武军本部六万,加上征调的州兵,乡兵,运粮夫子拢共加起来不过十五六万。 这个数字是和李煜倒也有点关系,因为有了珠算中心,算力大幅度增加。 往常很多要算死人的数据,现在只要扔到珠算中心,没多久就能拿到相关的数据结论,不但快而且好。 对此最满意的自然是三司使,户部,度支部等一干大员,其次就是枢密院和兵部。 现在农闲时节,是打仗的好时机,但中华和欧洲的区别就在于此,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下中央政府有个最大用处,就是组织兴修水利河工。 李煜前世的欧洲历史学家们对此颇为羡慕。 看看中华从科举取士中选拔出来的断案文识字的优秀文官主理地方,在看看欧洲小国那些粗鲁的以不识字为荣的领主政治,双方高下立判。 修水利自然是要人的,所以边镐还不能抽调太多民夫,鄂州也是膏腴之地,秋冬的水利不修好,影响明年的收成,这也是关系整个南唐的大事,所以必须谨慎。 枢密院等于是李璟私人的战争咨询机构,魏岑、李征古虽然jianian佞,但倒也知道事情该怎么办。 上回灭闽就是他们这群文官瞎指挥,导致由胜变败,虽然李璟宽厚没治罪,但jianian佞终归是jianian佞,他们非常清楚朝野上下都把失利的锅扣到他们头上。 而作为jianian臣,都有一手不错的甩锅本事,可这回却没法甩,因为带兵的是边镐,是李璟最心腹的统兵大将。 说难听点,五鬼之流哪怕全灭,只要边镐在外领着大军,那他李璟依旧能优哉游哉。 反之,五鬼拿下全部的三省六部,而边镐投了别人,只怕李璟这位子也坐不牢。 所以李征古,魏岑、陈觉等人这次倒是少有的为国谋划起来,他们打算借灭楚的大胜来洗掉自己在伐闽时落下的恶名。 jianian臣通常也是能臣,只要他们把脑子放到正经地方,往往比一般忠臣更能办事。 五鬼千载难逢的抱团谋划,相忍为国。 让枢密院的郎官们按照十万,十五万,二十万,二十五万等数据起草作战方案,然后让珠算中心算出各种规模下所需的粮草和后勤物资的数量。 然后行文到三司使,度支部,户部,工部,拿到了结合鄂州/武昌的财政收入情况,和江宁到前线的道路运力等关键数据,进行大量的测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