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11章 长夜战争(二) (第1/2页)
斯布托特原本是一名世界联邦政府的特工,本名:斯卡布.阿列克休斯,也是马其顿财阀的第三顺位继承人。 只是关于斯布托特的间谍身份,以及其阿列克休斯的姓氏,斯布托特在被西斯托救出的第一时间就向对方坦诚了一切,这也意味着曾今的斯卡布.阿列克休斯已经拜托了财阀世界的桎梏,现在于西斯托身边是真正的新自由民斯布托特。 斯布托特的天赋,在西斯托眼里有巨大的可塑性,他的过人能力很快就获得了西斯托信任。 但为了继续为西斯托从事谍报工作,斯布托特继续保留了联邦特工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双重间谍。 既然要成为一名双重间谍,斯布托特也向西斯托请求,保留自己的判断,并且拥有不向西斯托汇报的权力。 这是一个很无理的要求,甚至意味着斯布托特可以随时选择背叛! 不曾想,西斯托却同意了斯布托特的无理请求,最大程度的尊重了这种选择,并且允许斯布托特在不出卖南极最高利益为原则,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也因为西斯托的这份信任,斯布托特愿意把余生都付出在西斯托事业上。 从此以后,斯布托特的任何行为,不管西斯托主观意愿如何,只是客观的去实现西斯托的理想与目标。 所以,在军事会议上,当西斯托感受到了斯布托特的一丝底气后,就没有再去问斯布托特如何执行。在西斯托看来,继续问下去就是对斯布托特的一种不尊重与不信任。 斯布托特的回答虽然留有很大的余地,但斯布托特的内心正如西斯托判断的那般,充满着自信,这点西斯托事后也就想明白了。 财阀们并不如南极重视他们一样重视南极。所以起码在中枢卿议会层面上,不会考虑的那么细致。 如参谋罗伯特的分析,上策是最费钱的,所以很可能会被否定;而中策是最费时间的,也可能会被否决;至于下策,虽然从军事上是最糟糕的选择,但对于财阀中枢议会,既能省钱又能省时间的方案,在轻敌思维的前提下,才是最理想的。 如果再加上斯布托特的运作与情报误导,可以让这种原本最坏选择的可能性放到最大。 事实也是如此,斯布托特从未让西斯托失望。 …… 西元2964年4月,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讨论,联邦总算确定要对南极发起讨伐了。 第一次组成联邦远征军,需要一个重量级的统帅,这就要在各阀阀主或者第一继承人之间做出选择。 对付流民让某财阀阀主或者中枢卿亲自去,在贵胄眼里肯定是掉身价的。 如果派一个有军职的财阀第一继承人去,这到是比较现实。这样既可以刷下声望,也可以为他在未来中枢卿排序上捞到较好的席位。 筛选到最后,呼声最高的还是暮财阀郑崇光的嫡子,暮财阀的第一继承人郑常达少将。 而郑常达的实力已经被财阀世界所认同,他与小野东三郎以及赫克托夫并称为联邦陆军三杰。 可如果让熟悉军事的郑常达率领联邦远征军,确实很有可能选择阿蒙森海-熊岛进军路线,再不济也会选择从沃茨海岸进行登陆。所以斯布托特首先就是要想办法把郑常达排除在联邦远征计划之外。 其实,各阀第一继承人中,军衔最高者却是海伦芬的第一继承人希尔达.海伦芬中将。 此人是个纨绔子弟,可仗着他在摩森财阀长大,母亲又是当代摩森财阀阀主的meimei,所以背后有摩森财阀撑腰。 由于希尔达的母亲不是正妻,原本第一继承人是希尔达的弟弟博格.海伦芬。 却不曾想到,博格.海伦芬的母亲,原本萨拉丁财阀的长公主,却因为一场发生在萨拉丁财阀内部的政变而失势,希尔达的舅舅詹姆斯.摩森却成为了摩森财阀的阀主。 在利益至上的财阀世界,对于当时的海伦芬阀主来说,太好选择了。 于是希尔达的母亲成为了正妻,希尔达.海伦芬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嫡长子。 但博格海伦芬已经当了很多年的嫡子,在海伦芬财阀内也不乏支持者,为了进一步稳固希尔达的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