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阿斯塔法1 赛因的温和与辛派的崛起 (第1/1页)
“先生,除了曼陀拉之外,我听说阿斯塔法的初代也是一个温和派。” 朱亮回郑鸿博道:“赛因确实是一个温和的人,他的温和是不带有任何目的。他的精神感染着身边很多世俗派人。 世俗派为其实现理想,也违背其意志。所以阿斯塔法派才能够发展至今。” 两河流域在第一季文明时代就因为战火、理念等多方面因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进入新纪元一始,无序与混乱迅速占领了这个地方。 当时各肤色,各民族,各信仰的人,混杂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 赛因·阿斯塔法就是一个闪族的幸存者,也是一个闪族的宗派精神领袖。 赛因是个温和的人,他所理想的世界也是一个温和的世界。 即使在闪族内,他也是个独特的存在。 在固步自封的闪族宗派内,赛因总是力图劝导着其民族与宗派,融入主流社会。接受其他民族或宗派共存于世上。 其格格不入的思想,在处于第一季文明末期的两河流域就是宗派异端。 无论是其闪族内还是其他中东民族内部,都把赛因设为叛者。 特别是底格里斯河东面波斯族的大撒发,进行了声讨与死亡威胁。 但他依然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的宣传其理念,逐渐有了一大批追随者。 巴格达独裁时代,独裁者就命人把赛因与他的追随者软禁在一个地下设施内。 十多年过去了,独裁者被打死了,巴格达也换了主人。 可是,赛因.阿斯塔法与他的追随者们还是住在那个地下十五层的生活设施内。 当赛因.阿斯塔法以为余生将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度过,灭世灾难降临人世。 当设施供电中断,只是靠着昏暗的电池应急灯维持视线。 地下深处如地狱一般,一阵又一阵激烈的地震。 之后通风管道也停止了工作,难闻的气味伴随着窒息感,恐惧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危急时刻,赛因.阿斯塔法身上所沉睡十多年的宗派领袖气质突然苏醒。 其高声朗诵着导文中最温和的辞句,众人开始恢复了平静与秩序。 设施内的看守以及所有被软禁的教徒都不约而同的汇聚在其身边,聆听其教诲。 地下设施的震动持续了三天三夜,接下来很长时间没了动静,柴油发电机被修复后。 赛因.阿斯塔法不顾众人反对,第一个从电梯井爬出了地下设施。 地下生活十多年后,他第一次看到了太阳。 第一眼的瞬间,那一幕夕阳映衬下的悲惨景象,让赛因流下了眼泪。 这也是他看见的最后一个画面了,因为至此之后他失明了。 或是被就别重逢的阳光刺瞎了双目,或是地面凄惨景象使悲天悯人的塞因哭瞎了双眼。 那一幕的景色成为赛因.阿斯塔法余生里挥之不去的。 到处都是残破的建筑物,满地都是烧成焦炭或者四分五裂的尸体。 这不是赛因一直期盼的地上光明世界,而是地狱降临了人间。 生处于地狱而心向光明就是赛因.阿斯塔法后半生的写照。 塞因领导的阿斯塔法宗派是巴格达第一个恢复秩序的文明圈。 他们拿出地下设施中存放的战略物资,救助巴格达当地难民。 灾难之后的巴格达人把赛因.阿斯塔法当成了其领袖。 赛因站在断垣残壁的塔上,每天对信徒吟颂温和导文。 渐渐的…… 赛因的温和也就成为了阿斯塔法派的精神。 两河流域颠沛流离的难民都纷纷投奔了有着赛因温和的巴格达。 有些是为了聆听赛因.阿斯塔法的教诲,也有些是为了填饱肚子。 巴格达阿斯塔法文明圈在赛因.阿斯塔法与其追随者们的努力下,渐渐壮大了起来。 因为相信了赛因的温和,底格里斯河以东的波斯族难民也投奔了巴格达。 甚至于有约旦河流域的犹太族难民,为了生存也来到了巴格达城。 他们开始学说闪族语,与闪族通婚,融合。 赛因的阿斯塔法不会因为他们的民族或信仰对他们另眼相看。 依然温和的对待每一个投奔阿斯塔法的人民。 这对底格里斯河东岸的波斯野心家们来说,大大的不利。 所以波斯野心家就想起了一个叫‘辛’的组织。 新纪元初,波斯地区也建立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文明圈,其中的‘辛’派也是其中一支。 但与主流文明不同,‘辛’一个非常诡异的组织。 灾难发生后的最初几十年,他们被当成一个犯罪团伙,专门干贩卖妇女和儿童的勾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