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灾星养成状元狼_(67)府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7)府试 (第1/1页)

    从进了绍兴府后,谢迁就用心在万贵妃的私宅里苦读,从未出过私宅。汪直再把程溁送到私宅,留下吴绶,转日一行人便去追去先行京城的仪仗队,汪直再三承诺最多一个月,他请命后立刻来接程溁,又特别叮嘱不可先行回余姚,务必等他。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

    四月二十八日天未明,启明星在天边的薄云中闪动。山阴县、会稽县、萧山县、余姚县、新昌县、诸暨县、上虞县、嵊县,八县学子齐聚学宫前。

    程溁一直低烧不退,但心里一直记着今日是谢迁考府试的日子,早早起来把提前准备好的物件一起装进拉杆箱,又要去厨房做些新的菜色。

    谢迁哪里舍得小人儿cao劳,强把程溁按回房门,便运用轻功飞身出院落,一手稳稳托着拉杆箱的子箱,子箱里面全是吃食,另一手提着拉杆箱的母箱,母箱里放着文房四宝和收纳的衣物,应有尽有,谢迁嘴角微微勾起心里暖暖的,向着学宫的方向纵身而去。

    这时已是人山人海,轿子、马车、驴车,牛车,均拥堵在学宫前水泄不通。

    混乱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喊道:“会稽县的弟子有没有,到我这里来。”

    还有人扯着嗓子,喊道:“东山书院的来这边。”

    考生们也是一并提着考篮、包裹,扯着嗓门回话。

    前面衙役不时的喊一声“程勤先生和黑濯的禀保学子到了吗到灯笼这来。”

    谢迁听到给自己做保先生的名字后,自是不好鹤立独行的施展轻功,从学子身上飞身而过,只能把拉杆箱的子箱放在母箱上面,缩小了行李面积,认命的提着内力,一口气挤了进去。

    这才挤了进去,便觉得臭气熏天,随即往地上一瞧,但见不少考生俩袜子都没了,光着臭脚,原是方才一路挤来,不少学子的鞋都被踩掉了。

    谢迁暗自心暖,还是小人儿想的周到,给他穿的靴子,这样也就不怕被踩掉了靴子,且又行了几十步,见到前面有一名衙役,这才在混乱中,高声道:“我是余姚县谢迁,程勤先生和黑濯的禀保学子。”

    不远处一红衣衙役小跑着向前,作揖道“谢家公子您可算来了,挤不挤啊,小的给您拿行李。”

    谢迁淡淡笑,学着程溁的客气,道“幸会,幸会,哪能麻烦差大哥,您早来了吧,等得可累了?您还是赶紧休息一下吧!”出门时程溁可叮嘱过他,这拉杆箱绝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其一,防止程家把手伸进考场,到时候就算不下毒,他行李里面多些小抄,他这辈子也完了。其二,这是小人儿给自己的心意,他才舍不得让别人碰。

    红衣衙役得到关心和尊重,笑得咧开了嘴,道“谢家公子客气了,小的贱名靖忠,哪担得起您一句大哥。您在县试时可是提坐堂号的,就算小的不接您,您也能提早请进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衙役靖忠自然认识各县县学教谕,附在谢迁耳边,低声道“眼下马上就开龙门了,提请学子入场,谢家公子站这边来。”话落便把谢迁引到另一处。

    片刻后,龙门缓缓打开。

    考生们按照衙役的安排,五十人一队待搜查入场。谢迁有了红衣衙役提点,考生均排在他的后面。

    这入龙门的第一人,便是谢迁。

    一名衙役走来,谢迁正要按照搜子的规矩宽衣解带,哪知对方只是笑了一下,简略搜了一下,走了过场便放过了。

    谢迁看不出喜怒,淡淡的对着那搜子一笑,陡然想起这可能是谢恩交代过的,果真是有人好办事,也好,省的麻烦了。

    又经廪保人程勤、黑濯认证后,官吏这才递给谢迁一套卷子,但见卷子上除了写自己座号之外,卷面上果真还加盖了一个‘堂’字的小红戳。

    提坐堂号的位置,便是在知府坐考的公堂前考试,所以连找位置也省去了,直接往大堂上走便好。

    但见绍兴知府吉惠坐在紫檀椅上,淡淡的目光扫视着自己,谢迁当即对着吉惠作揖行礼。

    随后谢迁入坐,正巧面对着公堂一侧。谢迁将笔墨纸砚悉数摆好在上面,点燃炭火放上小银锅,加水,水沸后煮泡面,加入几根青菜,剥开茶鸡蛋的皮,倒入牛rou粒红烧酱,拌好后,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这是程溁一早硬要塞在食盒里的,嘱咐他一定要吃早食。

    与此同时,百余名夹带被抓的学子,狼狈的提上堂,吉惠在上面淡淡瞧着,抿了口茶后,微微一挥手。

    会意后靖忠一一登记,衙役们便扒了裤子,每个考生挨了二十个板子,剥夺他们终身考科举的资格。

    随后连带着禀保学子的秀才也被牵连,一齐拖上堂,每个秀才抽了十鞭。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刑法,而且还是扒了裤子,当场就有几个秀才口吐鲜血,羞愧得晕死过去。

    谢迁看不出喜怒,面色一如既往淡定地吃着干拌面,一口牛rou粒,一口鸡蛋,食毕,用帕子擦擦手。

    不会后,云板一响,几名衙役既拿着写着考题的卷子下发。

    谢迁接过考题缓缓打开,但见一张纸上写着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两道五言八韵诗。

    第一道题: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谢迁回忆着,这一题的原文是: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此文章立意不难,难得是写出新意,从府试千千考生,首场千千答卷,写得从万万时文里脱颖而出。

    回忆着程溁搜集知府吉惠的资料,吉惠字泽民,号兰轩,江苏镇江人。明景泰四年,癸酉科叶琦榜中举人,天顺元年,丁丑科黎淳榜中三甲进士,授任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知县,后升授绍兴府知府,其父吉漩、祖父吉信,均为正四品中宪大夫。吉惠在任时严惩豪强、立变风俗,为民感仰。看来此人重个性,有主见,好名誉,看来是必要写出四六骈文的那种美感。

    众所周知,科举有三重,重八股,重首场,重首题。此题节自《荀子·尧问》,此文章立意很高,枝干也不错,理气也足,修辞比喻更是稳妥。

    当下谢迁在心里给文章润色了一遍,便不假思索地在草稿纸上,破题时言简意赅,洋洋洒洒一大段气势磅礴的骈俪句,提笔入墨信手拈来。

    就在场考生还都在寻思如何破题时,谢迁已将首场、首题一口气答毕。

    第一道题若是在府试里给吉惠留下好印象,录取的可能性便有了一半,是以一题还不够,下面几题虽没首题关键,但若是遇上与首题在伯仲之间的学子时,便要参考第二题、第三题来断考生的名次了,这次他是必要拿下案首,让程溁高兴高兴,自古人逢喜事精神爽,说不定这样程溁的病就好了。

    一鼓作气继续第二题,“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此题出自《中庸》,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