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乡试 (第1/1页)
贡院着火的事件屡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是天顺七年,春闱的第一天夜里,考场着火,在被锁死的号房内,被活活烧死了九十余个考生。 贡院屡屡失火,不得不改建。但谢迁见了眼前的号房,便知此事又被忽略了。 若是在这种易燃处用炭火煮饭,或取暖,或用烛火照明,来阵大风吹倒烛火便会引起火灾。贡院内虽置有诸口盛满水,以备救火的大缸,但杯水车薪,如同虚设。 随即,谢迁先将自己这年久失修,透着月光的屋顶与四处漏风的墙壁,正宗的雨号加臭号“装修”。 打开拉杆箱,用程溁早备好的油布作顶,捡块鹅卵石,叮叮当当一阵,重新弄好遮雨挡风的门帘、号顶。 瞧着不远处屹立的茅房,再准备撑开过滤臭气的密闭小帐篷。 为了以防万一,程溁耗费千两白银,研制出可过滤臭气的布料,特制成防水防风,隔臭的小帐篷。 谢迁瞧着精致的小帐篷,心头犹如流过一股暖流。 将号板与一应物品依次搬开,将包底的小帐篷轻手轻脚撑开,生怕自己使得劲大了,弄坏了程溁的心意。 帐篷虽小,但充分利用空间,有上中下三部分隔层,可以分类安放相应物品。 谢迁舍不得踩脏程溁的心意,遂脱了鞋子,俯身进了爱惜的小帐篷,将吃食分别安置好,腾空了的拉杆箱,分开后可做小床,也可做为案子。 待将一应物品各归各位后,谢迁欣赏的瞧着焕然一新号房,由心地佩服程溁设计的精妙绝伦,在别人眼里无比晦气的臭号,他家溁儿竟根据过滤口罩的原理,做了个过滤空气间臭气的小帐篷。 不愧是他家程溁,就是聪慧,这会儿刚入号房,茅厕还是干净的,待空气中有了臭味儿,便将帐门封上。 如此谢迁的号房,简直就是固若金汤,什么雨号、臭号,丝毫都与谢迁无关了。 随即谢迁将炭盆挪到小帐篷外,如此一来将号房分为内写答卷的小帐篷,与外煮饭的生活区。 谢迁取了一口小银锅,放在炭火上烧起来,加入竹筒里的浓缩高汤与底料。 不一会儿,小银锅烧热,谢迁下入提前抻好的面条与脱水蔬菜,又加了两个提前煮熟的野鸡蛋。 双耳银锅既可做为锅,又可作为大碗,放在号坂上,配上切好的牛rou薄片,红色的辣椒,金色的蛋黄,洁白软弹的蛋清,绿色的菜叶,搭配起来格外分明讨喜。 谢迁如玉的手,持着银筷,挑着热腾腾的拉面,喜滋滋的吃了起来。 面汤下肚,微微烫着嘴,再喝着一口浓汤,舒坦极了。 一旁辛卯号的考棚里,同样身处雨号加臭号的谢迊,刚刚收拾好号房,本想瞧瞧谢迁的狼狈,不成想预期的一幕并没有出现。 瞧着吃面的谢迁,眸中闪过一道怨毒,悄然在心中,将谢迁咒骂了一顿。 随着士子入场完毕,云板一敲,乡试开始,在各士子进入考房的那一刻,也是尽数锁起。 随后书吏拿着套封装好的考题,从门前的小窗子丢了进来。 显然书吏瞅到谢迁舒适的小帐篷,不禁神色一愣。 紧接着书吏又瞅见与那些同坐在臭号满脸苦涩的士子们,却是迥然不同,坦然从容的谢迁,但毕竟是有这多次监考的经验,很快便收回了眼神。 谢迁从帐门里伸出手,稳稳接下考卷,没有多给那些嘲讽自己的士子一个眼神,也没在意外面那些捶胸顿足,神情各异的考生,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今日定要送溁儿个解元。 默默拆开试卷,前三道四书题,后四道五经题。 第一道四书题: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出自《论语·为政篇》释义为: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人民就服从;提拔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从。 谢迁灵光一闪,暗道:文渊阁大学士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乃大明第二个“三元及第”,立朝刚正。 时间紧,不及深思,谢迁快速在心中打好腹稿,即刻挥笔写文,将平日所学,尽数挥撒出来。 很快便写好,第一道考题的草稿。 名时诏、诰题士子例不作,文、论、表、判、策率多雷同剿袭,名为三场并试,实则首场为重,首场又四书艺为重。 头三道四书题最重,决定士子是中举,或是落地,但对于一流的士子而言,彼此的文章尚在伯仲之间。 故而后四道五经题与后面两道四书题,更考验一个读书人平日里的功底,是否牢固,也关乎其乡试中举的名次。 仅三道四书题,谢迁便用了整整一个晌午才答完,但与其它士子相较,这算是答得快的。 临近午时,谢迁想起要观察一下众士子的状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随即拉开封好的帐门,这一出了小帐篷,便被一股臭气,呛得一咳,即刻从袖兜里摸出程溁亲手缝制的口罩,向官兵索了牌,上了一趟茅房。 快速扫了眼茅房旁,一个个坐在臭号里,被熏得晕头转向的士子们。 谢迁心中不禁有些窃喜,谁让他们没有他谢迁有福气呢,毕竟他家溁儿是全天下独一份的好,这般一想,顿时一扫之前的疲惫。 回到号房里,谢迁口罩未摘,在炭炉上热好爱心便当,并拿出脱水蔬菜泡在水里,快速弄好蔬菜汤。 待回到小帐篷里,立时盖好帐门,不让臭气从帐缝间窜进来,随即开始大块朵颐。 午膳罢,准备着手五经题。 五经之中,谢迁选尚书题来作。 第一题,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取自《尚书·虞书·皋陶谟》的九德,释义为: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一看题目,谢迁心中便生出数种破题思路,立时提笔入墨,一篇文章写下来,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可谓是一气呵成。 五经题定名次,自己决不能有一丝疏忽,虽无论他中不中举,溁儿对他皆会一如往昔,但他谢迁决不能让溁儿失望。 晾干墨迹后,谢迁再次用心地细读一遍,从新润色,添改了十余处。 随后,开始着手下面三道五经题,也是一鼓作气,四题写完竟还费了不足两个时辰。 反正时间充足,随即又再韵色几处用词,直到觉得文章遒劲有力,流逸之至了。 这才笔势恢弘的用乌、方、光、等大的台阁体字迹,将草稿上每道二百余字的四书的回答,与每道三百字以上经义的文章,一一抄录,誊写在答卷内。 待整理好答卷,谢迁忽然想起,溁儿还嘱咐过他,不许第一个交答卷,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的。 思虑到这里,谢迁打算观察一下其它学子的答卷进度,但他也不愿拉开帐门,让臭气窜进来。是以静下心用内力一听,但闻考生们或磨墨,或持笔疾驰写字的声音,可自己竟在不知不觉间,已提前答完了。 哎,这要是被他家溁儿发现自己,第一个答完,定会怀疑自己不认真,答得仓促啊,看来还要再想法子磨蹭会儿。 忽然想起外面的半盆木炭,呵呵!他家溁儿说过要勤俭节约,即刻点上,将摆在小帐篷里剩下的吃食热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