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剑三]武安天下_第10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1/3页)

    苏云卿在之后的日子里表现的十分安分,且心情不错。【】

    至少昭襄王表示太子的作业不用她帮着写了

    显然,昭襄王也发现了,以前没有苏云卿帮忙写作业的时候,太子还知道自己动脑子写,虽然写的一塌糊涂,但他至少写了也动脑子了呀。

    自从有了苏云卿,太子那是彻底甩开了智商的包袱,开开心心的就当个传声筒了。

    至于说昭襄王希望他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之类的,显然,就像苏云卿一开始预料的那样,太子毛线都没学到……哦,也不能这么说,至少现在太子传话的功夫见长。

    以前他拿着苏云卿的答案去给昭襄王说的时候总跟背书似的,还时不时的卡一下,若是复杂一点的说不定还说半截就忘记了,毕竟昭襄王布置的作业不少,太子还干过记混的事情呢。

    据说当时太子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的时候,昭襄王可是发了好大的脾气。

    也对,明明有正确答案照着抄还能涂错答题卡什么的,哪个班主任都得发火啊,尤其是这个班主任还是你亲爹

    不过现在不会啦,太子拿着答案侃侃而谈声情并茂,说的就跟这些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一样。

    可昭襄王是要把太子培养成一个靠谱的国君而不是一个演说家啊,稿子背的再好,讲的再好听又有什么用?

    于是昭襄王立刻不准太子靠着苏云卿作弊了,虽说苏云卿和太子也算得上是一家,以后让苏云卿给太子帮忙也没什么,昭襄王此时愿意用苏云卿也正是这个意思。

    但帮忙和取而代之是两回事。

    苏云卿看起来并不像是很有野心的样子,可人心是会变的,在昭襄王看来,也许太子的能力不用那么出众,但至少他得带点脑子吧?得知道苏云卿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以及以后可能会做什么。

    简而言之,就算太子自己不会做题,但是他看见答案至少得知道这答案对不对啊。

    苏云卿想想也挺同情昭襄王的,昭襄王确实算得上是一代英主,结果就摊上太子这么个儿子,也是够糟心了。

    ……好吧,这事其实也不能全怪太子,因为当年的太子并不是太子。

    这年代讲究嫡长子继承,而现在的太子并不是昭襄王的长子,他甚至不是嫡子,人家以前是有个大哥的。

    于是当年的嬴柱觉得吧,治理国家有大哥,反正他自己是没希望,只要做个安闲的宗室混吃等死就好了嘛,虽然秦国并不支持养一堆废物宗室,但现在的秦王是他亲爹,以后的秦王是他大哥,难道还真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饿死不成?

    于是嬴柱便真的就在混吃等死的大道上狂奔而去了。

    其实嬴柱这想法也不能算错,毕竟如果真的按照计划,昭襄王正常死亡,然后他大哥当了秦王,那么嬴柱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聪明又安全的自保策略。

    然并卵,早说了昭襄王的待机时间超长

    当年的长子还是在昭襄王做秦王之前的孩子,而如今昭襄王已经当了四五十年的秦王了。

    也就是说,拼待机时间,当年的太子没拼过昭襄王,于是在他亲爹挂掉他自己做秦王之前他就先自家亲爹一步挂掉了

    好啦,上一任的太子挂掉了,昭襄王的年纪又不小,总得有个继承人吧?于是最后这继承人的位置便砸到了现任太子嬴柱的头上了:3ゝ∠

    嬴柱当年走的是混吃等死的路线,昭襄王想想觉得这样也好,日后也能防止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因此也就由着嬴柱去了,结果现在懵逼了。

    他精心培养的太子挂掉了,混吃等死的次子上线了。

    而此时的嬴柱养了那么多年已经真的彻底养废了,除了混吃等死以外并不会其他的技能。

    苏云卿相信,昭襄王的内心一定是哭的一脸血,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不管多糟心他还得往下走。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想想还真挺叫人心疼的。

    所以说,看到苏云卿这么个有能力的,昭襄王心中即便有担忧,可他还是得咬着牙用。

    至少目前来说苏云卿并未表现出多大的野心来。

    至于说再往后如何……昭襄王掰着手指算算,觉得自己的孙子们也该长大了,到时候纵然有苦恼也该是孙子们的苦恼。

    他自己不也是干翻了亲妈宣太后才成功掌握权柄么?苏云卿日后安分自然最好,若是不安分那就当做是给未来孙子的考验呗。

    人啊,还是多经历一些考验比较好。

    昭襄王不由的就想到了他那个久经考验的优秀太子,和现在这个气的他恨不得打死的太子。

    ……哦,其实也说不定上一任太子就是经历的风雨太多了所以才活不长呢?这也不是没可能啊。

    然而不管怎么说,苏云卿是不用理会昭襄王在这方面的心塞的,即便她完全理解昭襄王的心情。

    苏云卿跟在昭襄王的身边干活儿,时不时的和范雎接触的也就多了。

    苏云卿本想趁着这个机会多刷刷范雎的好感度,可直到真正接触了几次苏云卿才发现,其实她完全不用刷呀,范雎对她仿佛自带好感度似的。

    当然,范雎表现的并不明显,他不会刻意的去接近苏云卿,然后对她说些什么话又或者做些什么事情,但苏云卿发现范雎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给她帮忙,且范雎本人表现的也并不明显,仿佛只是顺手而为并没有什么目的一样。

    可苏云卿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范雎对她的帮助和关注。

    后来苏云卿一想便也明白了范雎的大概想法,其实范雎就是在做投资罢了,他在苏云卿的身上做投资,然后在太子的身上收回来。

    不过现在昭襄王的身体看起来还不是很差,苏云卿的身份也比较特殊,因此他便做的比较隐晦一点,范雎相信就算不用明说,苏云卿自己也是能明白的。

    苏云卿也没辜负范雎的苦心,她确实明白了,苏云卿在明白之后再遇到范雎帮忙什么的,便也不再感谢了,因为并不需要,他们之间自然有了这个默契。

    范雎的付出是要求回报的,且这份回报很有可能比他所付出的要更多。

    苏云卿并不介意回报范雎,至于说感谢,也许会有,但不是现在。

    苏云卿待在昭襄王的身边,因此知道消息自然更快一点,当苏云卿听说赵国那边出了乱子,廉颇与赵王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之后赵王一怒之下撤换了廉颇,转而任用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赵军主将,到了这时候苏云卿便知道,很快秦国这里便要换白起动手了,为了这一刻白起早就整装待发了。

    当然,苏云卿也不得不佩服范雎。

    早说了,挑拨离间之类的办法真的是俗套的不行的手段了,可范雎却用的叫人赏心悦目,赵国的聪明人不少,可无论是身陷局中的廉颇本人,还是去劝说赵王的蔺相如都没能察觉到丝毫的不对劲。

    若是廉颇你还能说这是个武将,若是赵王你还能说这是个傻逼,可蔺相如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代名相,当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