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借尸还魂 (第1/1页)
天高气清,寒风潇潇。1851年广西的这个是初春的正月,相对于往年,显得格外特别,或者可以说是特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以往的肃杀。 因为就在这一年前后,中国爆发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前后总共有几千万人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无数的人死去,“东南为之一清”。 上千万的农民消失殆尽!因为土地与人口问题产生的剧烈矛盾,最终也意味着暂时得到了缓解,但他的代价却实在是太重,太过于惨烈。 一只秃鹫闻着气味在一处山坡上飞舞着,但又很快飞走了,冲向了远处气味更浓的平原。 天气轻和,山野袭来的微风,吹得牛排岭北部不远处山坡上,某株高冒出其他草一节的狗尾草儿也轻轻的摇曳。 但因为有所阻碍,摇曳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一根细长斜躺着的竹竿管身,此时正压住在它柔嫩的草茎上。 顺着这根竹竿往上望去可以发现这不单单是一根简单的细竹杆,它的顶端套有一面破烂的旗面。 确切的说这是一杆三角红牙旗,旗子的旗面半遮盖着一个躺在地上的尸首的上半身,从旗子被击残缺破烂的洞上,可以清晰的看见半张掩盖下略显幼稚的脸。 如果有人从山坡上此时往下望去,整个山坡下横七竖八的躺着不少的人的尸体,尸体的服饰共分两色。 靠近山坡以土麻粗布袍居多,靠近山坡的平地上以清蓝碇布袍居多,在两方区域内,各混杂着对方衣服颜色不一的尸首。 总体而言,山坡下的整片尸体里以蓝清色袍占多数,粗数之下净达六十来具! 一只布谷鸟飞到山坡上的一株树上,“布谷,布谷”的叫了两声,打破了整个坡地的寂静,但又很快不安的打着翅膀飞走了。 时间过得很快又仿佛过得很慢,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边的太阳已经开始缓缓的向西倾斜,山坡上满是金黄的余晖,再有二个小时左右,它就要落下去了,退出这一天的人世撕杀纷扰, 整个战场陷入一片黄昏寂静,再过不久,整个一片天地也要陷入这一片寂静与黑暗里。 “咳咳…咳!”那个被旗子盖住的“尸体“忽然”咳嗽了一声,像是被呛住了,他开始缓缓挣扎着,揭开了身上的布旗,试图站起来。 这个身穿黄土色衣袍、相当年青的小青年,一站起来,只是觉得头一阵阵的疼。 脚也有些发软,大脑缺血的晕眩感时时冲击着他的脑仁,他又不得不坐在地上,喘气的间隙,一排排尸首不由自主得开始映入他的眼帘,夏诚睁大了眼睛,他只觉得一股子目眩感,心里泛不住的恶心。 “呕”他试图呕出些什么,但什么也没呕出,整个人良久方缓过劲来,眼前这一具具尸首或爬或躺,尸首或烂胸或穿肚,断手脚者,亦不少见。 他看着脚边一截不知是谁的残肢 “这是在那儿啊”?夏诚恐慌惊惧之下,稍缓过气来,不由的自言自语的颤问道,但没有人来回答他的问题,只有着风的声音,现整个山坡活着的人就他一个,和几十具四下散开的尸首。 青袍号袿的尸首脑后多有一条或粗长或细长的小辫,土麻袍衣的尸首额前多扎一条红布,脑后头发较长但小辫没绑,而清朝军队特有的大帽檐式的红缨顶笠在他脚边两步远的一个弹坑边就有一顶。 "清军!"夏城看了好久,脚小心踢了踢,肯定脚下全是实打实的死尸后,才确定了带辫尸首的角色,好在后世的历史穿越剧足以把他的神经磨的足够粗,看着四周惨无人道的尸地,良久之后,他勉强能够接受了这一事实。 夏城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脑后,但并不存在什么辫子,只有纷散的头发,长披及脖肩,而自己额前包缠着一条红布,前额顶也明显感觉到有头发生长,但感觉没后脑勺的多。 “革命了吗!”看着跟他装束差不多,靠近山坡的二十来具尸首扎着红条的头发也大多这个模样, 想了半天,夏诚忽然“福灵心至”的想到了“辛亥革命!”, 1912年的武汉三镇的革命,短短半月席卷全国大半个南北方,南方各省相继独立,遍地都是起义军,四下攻击忠于清庭的军队,难不成就在此时。 但又有些不像,这些清军衣饰服装看上去给人一股破败沉旧感,完全不像电视剧里清末以及经过洋务运动后衣甲鲜明的凊军。 给他的感觉倒像是某种西南少数民族破旧的老式袿衣,破败和沉旧给了他第一印象, 当然了,作为起义军的麻袋片似的装束更是跟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天空开始慢慢的变暗,夏城也慢慢缓过气来,力气总算是恢复了几分,这个布满尸体和尸臭的地方总令他发怵,心里发毛。 挣扎了一下,夏诚拾起地上的旗杆,试撑着站了起来,一步一杵往山坡上走去, 既然靠近山坡一面头扎红布类似起义军的尸首居多,说明他们的营盘应该扎驻在山坡后面不远处,目前自已没辫子,貌似也是起义军的一员,自然要找起义军保命, 他可知道清朝“留发不留头”决不简简单单是一句口号。 登上山坡后,一路上可见地面草地多有脚印踩踏的痕迹,越过山坡,夏诚感觉着草地上的痕迹,走了半个多小时,可以远远望见远处一些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相互相去不远,四下紧密相连,其上隐隐插着一些旗帜,不时似乎还有人影往来显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