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朝_第一百六十六章借钱的才是大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借钱的才是大爷 (第1/1页)

    昆明大相国寺,说起这间寺庙在历史上倒是很出名,在唐朝的长安,谁若是没去过大相国寺,都不算来过长安。

    昆明这一家大相国寺还是在前元时修建而成,据今也有快三百年的历史了,也有风言风语说修建这个寺庙的并不是什么得道高僧,而是外来的强盗。

    其实高利贷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了记载。

    现在成语“债台高筑“讲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周朝最后一位皇帝。

    向国内富豪借高利贷攻打秦国,结果战败无力还钱,而导致的躲到宫内高台上,来逃避债主的事情。

    而我们熟悉的孟尝君,也是通过来放高利贷去供养门下的几千门客。

    但是古代放高利贷的可不只是那些达官显贵,还有一个团体就很另类了。那就是寺庙。

    自古以来,寺庙就是不用缴税,不上供,不交公粮还要被捐赠的特殊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子只进不出的积累,财富都在家里,这会带坏小和尚的。

    于是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哪位高僧就想到了放高利贷,这样的一个好方法。

    发展到鼎盛时期却是在南北朝,南北朝的高僧们生活的那叫一个滋润。

    社会地位奇高,生活水平贼好,社会保障与社会地位挂钩的,大量的放高利贷。

    财源广进,使得大量的社会财富都流入了大师们的腰包里,利息多少呢,不知道,就知道在那个时代。

    整个都城的三分之一都是寺庙的产业,也知道当时的魏武帝下令高利贷利率不可超过100%,嗯利率不可超过100%。

    虽然不知道会有几人遵守,也不知道之前的利率是多少,但是至少可以推论出一点来。

    就是当时的高利贷绝对很高,至少超过100%,不然也不会下旨去设立上限。

    如果有人来寺庙借贷,寺庙会要求借贷人抵押些值钱的东西。

    比如房产、土地、衣服、首饰、牲畜等都可以被用来抵押换取高利贷。

    一旦借贷人还不上钱,寺庙和尚就会把这些抵押物没收来弥补损失。

    对于那些有权势想赖账的人,寺庙和尚与朝廷官府合作,由官府专门负责收债!

    如果是当红的政坛人物借钱不还,那就算半借半送了,卖个面子当长期投资;如果是二线干部,就强硬的弄点他的地产没收冲销坏账。

    这一天,大相国寺倒是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沐国公世子摆明车马,亲自带着二十辆马车堵在了大相国寺面前,更何况他身后还有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大相国寺的方丈智空法师闻讯急匆匆的披着袈裟就出来了,智空大师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说道:

    “沐施主,不知阁下带着兵士围了我大相国寺所为何事,我大相国寺一向不与世俗挑起纷争,可有误会之处?”

    沐川看着金碧辉煌的大相国寺,不少佛像都是镀着金身,特别是大雄宝殿里面三尊释迦牟尼的佛像,不知价值几万两。

    沐川轻笑道: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莫是尘埃遮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

    智空大师瞳孔略微一缩,然后身子剧烈的颤抖,不知所措的看着小沐国公……这是又要灭佛了吗?又是一场佛门浩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