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胶州湾 (第2/2页)
,建文掏出海图,仔细筛选比对,终于搞清了这是什么地方。 “是浮山的胶州湾!” 原来这里正是胶州的南海岸线,两处岬角恰到好处地把海水围成一个圆镜似的海域,是以它的开口虽然只有五六里宽,但中间竟有一片巨大的圆形海域!这海域是一片碧绿色,与外海的墨蓝色水面泾渭分明,其上停靠着百余艘黑色舰艇。 建文有点紧张,现在他尚未到达圆镜区域,趁这艘舰队没发现之前,还可掉头而去;但如果他钻进这个布袋口,到时舰队一拥而上,要想逃跑可就难了。 他环顾四周,也看见那些建筑四周的人熙熙攘攘地动了起来,但看前进方向,似乎没有冲着自己这边来,好像是湾内发生了什么大事。 莫不是倭寇?建文掏出一个千里镜努力看去,原来在那片风平浪静的海湾内部,竟开始波浪翻涌,有大块大块的浮冰从水下升起,漂浮在水面,使得整片避风港瞬间变作一片冰海。 建文瞠目结舌。眼前的这个港口仿佛凝了泪珠的一只眼睛,从墨蓝色的外海大海看去显得格格不入。 此时又不是封冻期,怎么会有这么大块的浮冰?难道是七杀船上那位罗刹女冻结了洋面?既是故人在此,总不能袖手旁观……建文不及细想,任凭青龙船带着他向那片碧绿色的冰海冲去。 待冲得近了,建文发现那海域上汩汩翻动,又不动声色地浮上一个巨物来,头尾高高翘起。 那竟然是一艘大舰,只不过只剩下船底,歪歪地浮在一片冰洋里。 “打旗语,照例。” 就在半柱香之前,守备千户王朗站在海岸一处高耸的望楼中,照例掣出一枚令牌,让旗兵向西岬角的水师营发出了平安无事的信号,然后就开始百无聊赖地等待对方的回执。 千户王朗所在的东部岬角,就筑着胶东鳌山卫属下的主备御所——浮山备御前千户所。这座四方堡垒乃是当朝姚国师亲自规划,中间十字大街将城市整齐地切割成四个区域。依祖制配备的庙宇日日传出诵经声和香火气味,祈祷诸神佛保佑一方海岸的平安;更有千户、百户十三姓,率了数百精兵强将驻扎在城内外,一刻不停地监视整片胶州海域的敌情。 王朗本来是一名陆军,祖上是给祖皇爷立过功的军户,因此在两年前作为十三姓之一,来到海卫,腰间一柄饰有奋臂螳螂的双手长剑号令陆军,好不威风。但近半年来……王朗望向西岬角的那片水域。 在王朗的视野中,上百艘饰有黑漆与铁叶的战船依次在碧绿色海面上排开,为首的四艘千料大福船中悬挂蓝色的高牙大纛,黑洞洞的佛郎机铁炮伸出船舷。百艘战船上,兵士皆着铁甲,黑压压地在甲板上走动,他们就是浮山水师营,属于半年前刚成立的北海水师中的一营。 这东西两岬角呈顶牛之势,齐齐对着东海,正是为了应对半年来海上纷杂局势。自从日本幕府将军被斩杀后,岛国重又陷入纷乱,时常有一些失藩的浪人跑到北方沿海来作乱。燕帝鉴于海防日紧,就着手组建了千支舰队的北海水师,又把北方诸多海防卫所加固一番。 王朗收回视线。半年来,他逐渐觉得自己沦为了西岬角新水师的卫兵,每天只是隔半个时辰,传达来自东侧的安全情报。水师营的威风让他们这帮陆军弟兄都羡慕不已,更不用说执掌水师的都是曾在燕帝身边立下赫赫战功的爱将。 令兵来报,对面传来的回执仍旧是一成不变。西岬的那位游击将军姓铁,王朗这帮东岬弟兄们私下里都唤他“铁面佛”。北海水师各营的将军都是燕帝亲自选拔的干将,素来以服从皇命为天职,其余事务一概不问不闻。这位铁将军便拥有燕系军人的严肃,平常就黑着脸不苟言笑,发令只靠旗语,经常三天不说一句话,任谁都难以撬开他的嘴说半个字,他的外号正从此得来——事实上,这位佛爷也的确把铁壁一般的威压感带到了整个胶州海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