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百年大计 (第1/1页)
骊姞手下的内竖息今年正好年满十七,自然也列在谴散出宫的名单之中,骊姞只得来求骊嫱,请她想办法把内竖息留下来。骊嫱巴不得将他打发出去,免得今后麻烦,因此任凭骊姞怎么说,就是不愿松口。 骊嫱便拉了内竖息一同来恳求骊嫱。内竖息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咚咚响,骊嫱正眼儿也不瞧他。 骊姞急了,道:“要说小息子对咱俩也是有恩的,当年要不是他冒险出宫,向世子通风报信,你我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骊嫱啐她一口,道:“如今世子都顾不上了,还能顾惜着他,那两个倒霉杀的奴才尸身还横在宫里头,你们就敢光明正大地来求我,存心要把我拖下水不成?” 内竖息见是无望,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向骊姞道:“小臣是万万不会扔下娘娘,独自出宫的,小臣若能侥幸不死,今生愿陪伴娘娘在宫中了却余生。”说完便将匕首往自己身下扎去。骊姞大叫一声,扑上去争夺匕首,一边哭道:“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也陪你一起去罢了。” 骊姞夺下匕首,内竖息的衣襟上已经红了一片,骊姞不禁抱住内竖息大哭。 骊嫱见此不禁气得胸口发闷,抚着心口坐了半晌,才道:“真真是我命里的冤家,罢了,我就帮你们这一回,但是从此以后,你们不许在章含宫中行苟且之事,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骊姞见骊嫱松了口,自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骊嫱便将内竖息的名字列在自愿净身的人员名单之列,上报给芮姬。到了施宫刑的那一日,骊嫱让弋尾到宫外找了一个流落街头的小厮回来,顶替内竖息去受刑,完事后将这小厮分配到珍禽苑,当了个打扫苑囿的宫奴,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这桩事情。 晋候自从画舫上临幸了念枝和秀葽,回到燕寝,就染上了风寒,加上时气不好,多年的腰疾又犯,病倒在床,一连几天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医官们轮番诊视,又开了许多药方,只是不见有起色。骊嫱日日陪在床前,寻汤问药,晚上就在燕寝过夜,只让骊姞和细柳留意着章含宫的事。几个公子和公主也时常来向晋候问安,尤其是申生,一日两次晨昏省视,从不例缺。 晋候身子虽动不了,神思却还清楚,见了申生时常询问一些军务上的事,申生无不详细作答,毫无疏漏。申生见了骊嫱也十分恭敬,每日进出必向骊嫱行礼,口中称君夫人,弯腰一揖到底。 申生一来对骊嫱心中有愧,又见她不辞辛苦,侍奉父亲身旁,不免又生出几分欣慰,所以行此礼节的确是发自肺腑。而骊嫱看在眼里却是另一番光景,只道申生是为了打消晋候的疑虑,保全自己的世子之位,才不免如此惺惺作态。骊嫱心里虽冷笑,外面却一点不差,也一一回礼,丝毫不落体面。 这日晋候觉得精神略好些,在骊嫱手里喝了半碗米羹,让骊嫱扶着他坐起。 东关五此时进来说,世子和荀司马一同来求见。晋候听见“荀司马”,眼睛一亮,忙让叫进来。骊嫱知道晋候有要事相谈,便去屏风后先回避。 荀息来到晋候床前,还不及跪下行礼,晋候伸出手来抓住他的衣袖,“不用行礼了,只说到底成与不成?” 荀息被晋候攥着手,不及擦一下头上的灰与汗,颤声道:“老臣不负主公的厚望,虞公他答应借道了。” 晋候吁出一口气,仰着头,喃喃道:“成了,成了,上天究竟没有负我晋诡诸啊。” “主公,如今一切都已齐备,只等主公的身体好了,就可挥师南下了。” 晋候见荀息两月不见,耳鬓又多了许多白发,知道他必是在虞国上下打理,极尽心力,叹道:“是啊,只等寡人的身体好了。寡人大概是老了,一点风寒就让寡人躺了这么多天,想当初寡人年少时,何等英姿勃发,背上带着箭伤,一口气追了戎贼八十里,最终把戎贼头子一刀斩于马下,你还记得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