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_第四十三章 重回绛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重回绛都 (第1/1页)

    重耳从宫中回到府邸,旻已在门口等了多时,见了重耳上前道:“舅爷让小的转告公子,舅爷在四方客栈摆下了宴席,诸位兄弟都已经到了,请公子速速前往。”

    重耳又骑马赶往四方客栈,到了客栈门口,见旌旗已被收起,大门也已关上。重耳上前敲门,开门的是壶叔,见了重耳笑道:“公子总算来了,狐爷吩咐,今日休店一日,专门为公子和诸位大爷置宴庆功。”

    壶叔将重耳引进内室,果然狐氏兄弟,赵衰、胥臣、颠颉和魏犨俱已在坐,见了重耳,一齐将重耳推入上席。

    重耳再三推让,非要坐在狐氏兄弟的下首,狐偃道:“这次出使赤狄,论谋略、胆识都是你的功劳最大,这个我们却不能抢你的,这首席的位置你不坐谁坐。”

    重耳这才坐下,狐偃一边吩咐壶叔上酒菜,一边向众人道:“此番出使赤狄,众位不辞辛劳,竭力扶持公子,不仅将公子救出囹圄,还完成了留吁、林方和翟国结为同盟的任务,可谓劳苦功高。国主不能为你们设宴相庆,我在这里备一份薄酒,为各位道贺了。”

    众人这一趟奔波了一个月,未曾用过一顿象样的饭,此时见了满席的酒菜,也不顾什么礼节,个个狼吞虎咽,开怀畅饮起来。

    赵衰向重耳道:“国主刚才没有为难公子吧?”

    重耳将戈日重华的话详述了一遍,狐偃道:“看来对狄之战是在所难免了,这一战只可胜,不能败,公子有多少把握?”

    颠颉放下酒杯,大声道:“咱们本是流落到此的人,四海之内,哪里不能去?大不了不为翟国卖命,另投别的地方去!”

    重耳摇头道:“国主在咱们有难时予以收留,又待我颇为亲厚,我怎可在翟国危急时离去,这一场战役我必定全力以赴,不教赤狄小看了我晋重耳和翟国。”

    狐偃道:“公子勇气可嘉,只是以翟国的力量,即使与留吁、林方联合起来,恐怕也不是赤狄的对手。”

    “舅父莫非已经有妙计?”

    “赤狄此番出兵号称大军十万,以潞国和廧咎如为先锋,分兵两路攻打林方和留吁,狄王的这个安排看似巧妙,但并非天衣无缝。咱们正可以在这两支先锋部队上做手脚。”

    重耳等人还是一头雾水,“舅父的意思是?”

    “潞国和廧咎如一向为狄王的左膀右臂,但近年来两国为了抢战功偶有争执,咱们若能挑起两国间的争端,瓦解两国的同盟,狄王就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咱们的胜算便又多几分。”

    狐偃遂把计划对重耳讲了,重耳道:“此计虽好,只是这给狄王的信,却是由谁去送呢?”

    狐偃笑道:“你道我今日为何把庆功宴摆在此处?”

    “我也正有此疑问,难道舅父是为了避人耳目?”

    “我早就怀疑府里有jianian细,留意了数月,发现前院打杂的下人中有一个名叫胡二的,行迹十分可疑,那日我为了引他上钩,特意写了一封信,让他送到太子府上,我在暗中尾随。果然不出所料,那胡二接了信,在街上左拐右绕,直接去了国师府,半日后出来,才将信送到太子府上。”

    重耳笑道:“舅父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不知舅父又是如何处置胡二?”

    “我还没打他板子,不过说了几句唬弄的话,他就吓得把知道的都招了,要不我怎能知道国师埋伏了兵马在你们回国的路上?”

    颠颉怒道:“待我回府了,一锤将胡二砸开花,先给国师一个下马威,让他以后不敢再小觑咱们。”

    狐偃道:“颠兄弟不可,似胡二这般见利忘义的人,只需多给些钱财便可为咱们所用,以后自然还有用得着的时侯!”

    众人喝得酩酊大醉,当晚就歇宿在客栈,狐偃还有事要办,遂拉着重耳一起回府邸去。

    两人回到府邸时,天已擦黑,旻过来道:“公子,刚刚有一位宫中来的贵客要拜访公子,小的不敢怠慢,已经请入书房等候了。”

    重耳忙到书房来,那人见了重耳,取下毡帽和面纱,原来是阿如伊。

    重耳颇感意外,上前行礼,阿如伊道:“这里不是宫中,公子不必多礼。我此番前来是向公子道谢的,应该我向公子行礼才是。”

    阿如伊说完就要单膝跪地,向重耳行大礼,重耳急忙拉起衣袖托住道:“阏氏万万不可,在小实在受不起。”

    阿如伊道:“此次香儿若不是蒙公子搭救,我与她只怕要到黄泉才能相见了。你救了香儿的命,也就是救了我的命,我阿如伊向来恩怨分明,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公子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当尽力而为!”

    “阏氏言重了,我没有将公主送到赤狄,不光是为了公主,也是为了我自已和翟国着想,何必言谢!”

    重耳请阿如伊上座,阿如伊道:“香儿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和我说了,这事极为隐密,我怕宫中耳目众多,说话不便,所以私下出宫来找公子。”

    “国主对我恩重如山,我此番擅自作主,欺瞒于他,心中着实有愧!”

    “我翟国早该与赤狄做个了断,只是国主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公子这一番快刀斩乱麻,正好断了翟国的后路,促使国主下定决心。听香儿说,你们回国途中遭遇匪徒,幸亏公子用兵得法,否则后果难料。我若猜得不错,这次埋伏只怕是国师的手笔。”

    “我与国师并无过节,他为何要置我于死地呢?”

    “朝臣们都以为你已投靠在太子门下,而太子与国师势同水火,公子又颇得国主宠信,国师一时虽动不了太子,但还是可以拿公子开刀的。更何况国师一向主张对狄求和,公子却力劝国主开战,正犯了国师的大忌讳。”

    重耳叹道:“我向来无意于朝堂之上的争权邀宠,却似乎总是避无可避。多谢阏氏的提醒,在下自会万分小心。”

    重耳忽然想起一事,道:“阏氏可知宫中有谁单名一个湄字的?”

    阿如伊摇头,“据我所知,并无此人叫此名字。”

    重耳略有失望,又问,“阏氏可知国主平日常服什么药丸?”

    “国主常服用一味彭祖延寿丸,听说是由国师亲自调配的,公子怎么想起这个?”

    “事关要紧,不知阏氏可否设法窃取一丸交给在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