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_第八十一章 无亏兵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无亏兵变 (第1/1页)

    平戎也告辞了出来,到外面见了重耳,两人一同坐马车回府。重耳见平戎脸上泪痕未干,知道她今日经历非同寻常,也不多问,只将平戎揽入怀中,轻抚其鬓发,以示安慰。

    两人回到府中,见狐偃正在前厅和一帮兄弟们商议。狐偃向重耳道:“你来得正好,我刚刚从宫中打探了一桩消息,你也来听听。”

    平戎先回房去,重耳坐下后,狐偃道:“你知道,不多日前齐候让齐无亏率领齐曹联军攻打厉国,救援徐国,今日徐国传来了消息,楚国根本没有回援去救厉国,而是直接去了徐国,在娄林将徐军打得一败涂地。”

    先轸问:“这就奇了,厉国是楚国的同盟国,国小力弱,一向依附于楚国,楚国不先回救厉国,难道不怕联军直接将厉国灭了吗?”

    狐偃道:“纵观楚国以前所作所为,对以齐国为首的联军颇为忌惮,轻易不会和联国交锋。此次楚国毫不避讳联军,依我看,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楚王已经得知这次联军出兵的计划和联军真正的实力。齐侯此次伐楚,通过牡丘之会,对外宣称七国联军,兵力二十万,实则出兵只有齐曹两军,通共不过五万,虽然一路声势浩大直奔厉国而去,实则根本没有做好攻灭厉国的准备,不过是想通过攻打厉国,让楚国从徐国回救厉国时,打他个措手不及,让楚国知难而退,只要能让楚国从徐国撤兵,联军便完成了任务,而楚国显然已经得知了联军的计划,如何还会将联军放在眼里。”

    先轸道:“会是什么人走漏了消息?”

    “齐候年老,将出兵一事交由几位公子安排,无亏领兵,齐昭联络,齐元补给,先不说这几位公子之间互相掣肘,难以调度,就是剩下三位没有参战的公子,恐怕也是不愿见到无亏他们得胜而归的,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走漏风声。”

    胥臣道:“恐怕还有一层,如今的诸侯国中,多有国家表面臣服齐国,暗地里却与楚国互通款曲的,听说郑国和许国首鼠两端,已数次派人向楚国请求和解,不过迫着齐侯的压力没有公开向楚国投降罢了。此次诸侯国迟迟没有出兵,恐怕也是见齐侯力衰,霸主之业已力不从心,所以都按兵不动,观望而已。”

    先轸叹道:“可惜齐侯一生霸业,北征山戎,南抗荆楚,从来战无不胜,此番救援徐国不成,是称霸以来的第一次败北,恐怕天下诸侯又要望风而动了。”

    赵衰问:“齐侯怕是不会甘心就此败给楚国,不知他接下来又做何打算?”

    狐偃道:“听说齐侯让无亏即刻领兵,改道去楚国,准备与徐国合兵攻打楚国的英城,以报娄林战败之辱。”

    先轸道:“这英城可就是当年的英国,因为投靠齐国而被楚国灭国,后来成了楚国的一个城邑?”

    “正是,当年齐候拉拢包括英国在内的南边诸多小国,与其结为同盟,试图扼制住楚国北上的趋势,楚王自然不会甘心坐以待毙,不断出兵攻伐这些小国,数年之内就把他们全灭了,而齐国因为与这些国家相隔太远,无法及时救援,只得眼睁睁看着楚国的地盘在荆南日益扩大。”

    先轸道:“如今齐候年老,齐国衰退,恐怕楚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出兵攻打徐国,以试探中原诸候的实力。”

    狐偃道:“齐小白之后,恐怕数年内中原再难有人能与楚王抗衡。”

    众人叹息一番,又议了一回便散了。

    齐侯本已年老体衰,加上近来遭遇诸多变故,便一病不起,宫中医官皆束手无策,连专门给齐侯烧炼丹药的玉真人也不辞而别,云游四海去了。

    这日重耳正在房中,看着平戎捣红花,调胭脂,平戎先将红花放在瓮中,用木椎细细地捣了,然后放在布袋中,一点点地绞去黄汁。

    重耳问:“这个晒干了就能做成胭脂?”

    平戎横他一眼,“这才不过百步之行起了个头,绞干以后还要用馊饭水淘洗两遍,然后把红花再捣匀了,摊在竹席上,放太阳下晒干。这才是花粉,还用不得,接下来还要做英粉,需用精白米加水研细了,将白米汁倒进绢袋子,过滤至另一瓮中,再加水研磨,如此反复数次,最后将米汁倒入另一容器中澄清,捣匀了,将厚布盖在湿粉上,等湿粉阴干了……”

    不待平戎说完,重耳道:“依我说,若要费这般手脚,这胭脂不用也罢,夫人已是花容月貌,既使用了胭脂也不能让夫人再增色一分了!”

    “你少油嘴滑舌的,前儿我用了胭脂,你不是还说好看?”

    “那夫人也不用亲自动手,这些事情让下人们去做就可以了。”

    平戎叹一口气,“现在不比往日了,前两日我进宫去探望君父,不是我咒他,他的病是越发不好了,只怕往后是挪日子的时候多。没了君父的赏赐,咱们今后的日子自然不能再象现在这般,少不得要紧衣缩食,省些用度才行。”

    “齐候的病医官怎么说?”

    “医官说齐侯平日吃玉真丸,已经疴沉了不少固疾,又加上纵情酒色,早已把身体虚耗尽了,如今不过用些提补之药延命罢了。”

    平戎顿了顿,“我看齐国的霸业竟是无以为继了,君父子嗣众多,却没有一人可以当此大任的。”

    重耳道:“任他是谁继任齐国国君,我只与夫人厮守就是了。”

    “你到齐国来就为了娶妻安室么?”

    “能当上国君固然是好,但若能安其家室,家中有爱妻如此,就是日日箪食壶浆,又有何妨?”

    两人正说着,狐偃差人过来请重耳到书房说话,眼见快到戌时,已是夜深时分,狐偃这个时侯来唤,重耳微觉诧异,遂打着灯笼来到书房,见狐偃脸色凝重,正坐在炭盆旁,对着炭火沉思,暗红的火光映衬着狐偃的脸,重耳发现舅父的脸上增添了许多细密的皱纹。

    重耳在狐偃身旁坐下,轻轻唤了一声:“舅父。”

    狐偃抬起头来,目光深邃,看着重耳道:“我刚刚从宫里回来,公子可知道,齐无亏突然领兵回来,把宫中闲杂人等全部赶了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