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_第八十八章 曹国之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曹国之行 (第1/1页)

    重耳醒来时,只觉头脑昏沉,口渴难耐,一迭声喊道:“水,快拿水来。”

    重耳喊了两声,却不见有人来,又隐约感觉周遭晃动得厉害,重耳睁开眼,见自己正躺在马车中,不觉吃了一惊,一骨碌坐了起来。

    马车此时也停了下来,有人掀开帘子,介子推端了一碗水进来,道:“公子,水在这里。”

    重耳依稀想起昨晚还在和平戎喝酒的事,只疑自己还在梦中,道:“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到这里来了?”

    狐偃过来道:“咱们走了三个时辰,现在距离临淄城已有六十里开外了。”

    “什么,”重耳翻身跳下马车,“你们竟然趁我酒醉的时候把我劫出了府,这是谁出的主意?快,快调转马头,回去临淄。”

    狐偃笑道:“说起来这可是夫人出的主意,既然出来了,哪有再回去的理,岂不是辜负了夫人的一片好意。”

    重耳此时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过来要夺壶叔手中的马鞭。壶叔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十分为难。

    狐偃冲过来,一把将马鞭夺在手里,道:“公子,咱们此去楚国,说不定楚王又赐给公子几个如花似玉的公主,到时公子想走都舍不得呢。”

    重耳从马厢后捡起一杆长矛,就来追狐偃,怒道:“我就知道这种馊主意是舅父出的,此去楚国,若是一事无成,看我怎么吃了你的rou?”

    “如果一事无成,我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公子难道要和豺狼争着吃我的rou?若是成了大事,公子有得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哪里还会要吃我这个老头子又腥又臊的rou?”

    赵衰也劝道:“请公子息怒,此事是我们一起商议的结果,怪不得舅父,公子要罚就罚我们吧。”

    众人一起下跪,向重耳请罪。

    重耳跑得累了,扔了手中的长矛,叹道:“弟兄们的苦心我岂能不知,只是此去楚国路途遥远不说,更是危险难料,前途莫明,众位已经跟着我受了这么多的苦,若再有个三长两短,让我重耳今生情何以堪啊。”

    重耳一一扶起众人,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得与众人一起上路,往南面而去。

    众人走了两日,出了齐国地界后,人烟渐渐稀少,所到之处漫草连天,田塈无人,众人饿了就打野味,渴了就摘野果,夜间生起火堆,宿在野外,虽然辛苦,到也自在。

    这日来到一个小城邑,渐渐地看见有行人往来,众人上前一打听,这里已到了曹国地界,大家走得累了,坐在道旁休息。

    胥臣道:“我本是曹国人,出来十多年,不曾回过故乡,此番经过曹国,少不得要回去一趟,看望一下乡亲族老。”

    重耳道:“这是应该的,还请胥先生早去早回。”

    正说着,只见大道上过来一支军队,军容肃整,行进有序,为首的将领长着四方脸膛,长须宽额,神色不怒自威,行人纷纷闪避。

    胥臣一见此人,忙高声道:“僖兄,请留步,是我胥臣啊……”

    那将领闻声转头来看,愣了片刻后,忙跳下马车,上前走到胥臣跟前,“果真是胥兄弟,多年不见,请恕我眼拙了,胥兄弟是何时回来的?”

    “一言难尽,我此番是随公子重耳到楚国去的,路经曹国,正好遇着僖兄。”

    “你说的是晋公子重耳?我早就听说其贤名,只是不得一见,还请胥兄弟代为引见。”

    胥臣带着此人来见重耳一行,原来此人名叫僖负羁,是曹国的大夫,与胥臣乃是旧识,当初胥臣的父亲遭难,还是僖负羁从中斡旋,胥臣才没有受到牵连,僖负羁又给了不少盘缠,胥臣才辗转到晋国谋生。

    僖负羁和重耳一行互相见了礼,僖负羁道:“公子既来了曹国,何不去都城陶丘游玩一番,公子盛名在外,曹君若知道公子来访,必会盛情款待诸位的。”

    众人郊行野宿这么多天,也想找个舒适的地方睡上一觉,就是洗个澡也好,便一齐催促着重耳去往陶丘,重耳也答应下来。

    胥臣问:“僖兄带着这么多兵马是往哪里去?”

    “此事说来就话长了,还要从宋国的国君,宋兹甫说起。”

    僖负羁娓娓道来,原来宋兹甫自从平定齐乱,帮助齐昭成为齐国国君后,觉得自己功勋卓著,一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在中原称霸。宋兹甫决定效仿齐桓公,向中原诸候国遍发倡议书,邀请各国去宋国参加盟会。

    怎奈诸侯国并不服气宋国,倡议书虽发遍了各国,来参加会盟的不过是宋国周边的曹、邾、鄫、滕几个小国,这几个小国平日依附于宋国,虽然对宋兹甫有所不满,却也不敢不从。

    宋兹甫见诸候大国对自己并不买帐,十分恼怒,有心要拿出些手段来叫众人看看,正好滕君来晚了些时辰,宋兹甫就把滕君拘禁了起来,尤其是鄫国国君,比约定的时日整整晚来了两日,宋兹甫便命邾国国君将鄫君杀了祭祀神明,以儆效尤。

    宋兹甫一番举动,不仅未能使诸侯国归附,反惹得诸侯国对宋兹甫心生厌恶,纷纷投靠了楚国。

    宋兹甫称霸不成,遂又生一计,自忖当今天下最强的不过是齐国和楚国,若这两个国家肯尊奉自己为盟主,其它国家必定仿效。

    宋兹甫思前想后,自忖齐君是自已扶立上去的,若请他尊奉自己为盟主,齐君应无异议,只要楚王肯承认自已这个盟主,大事便可无虞了。

    宋兹甫便邀了齐昭和楚王到鹿上先进行一次盟前会议,将自已的意图告之两位国君,议会上,齐昭见宋兹甫仗着自己是公爵的位份,以盟主自居,又处处以楚国为先,心里便大不自在,只面上唯唯而已。

    楚王芈恽到是十分爽快,一口答应尊奉宋国为盟主。宋齐楚三国遂约定两月后遍召诸侯各国,在盂地举行正式会盟。宋兹甫多留了心眼,提出盂地会盟以衣裳之会的规格赴盟,所谓衣裳之会本由齐小白首创,就是只带必要的随从,不带兵马参会,以显示参会各国弃诸武力的诚心。齐昭和芈恽也许了。

    两月后,宋兹甫如约只带着数十随从来到盂地,作为大国的鲁国和齐国都借故不到,来的是陈、蔡、许、曹、郑六国国君,不日芈恽也到了,盟坛之上,各国按爵位入坐。

    宋国是公爵国,在天下诸候中,除了鲁国外,没有国家比宋国爵位更高了。宋兹甫自认这个盟主之位非自己莫属,便按着原先与芈恽约定好的,率先登坛,执牛耳,主持会盟仪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