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_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复温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复温地 (第1/1页)

    万卣见重耳无话,行个礼,刚要转身出去,忽又停下,向重耳道:“不知晋候可还记得结缡?”

    重耳心中一动,道:“结缡如今不是在楚王手中吗?”

    “楚王骄横自大,目中无人,虽然楚国现在强盛一时,恐怕难以持久,小臣看晋候志高存远,豁达大度,不失为一位有道明君,将来或可成为天下霸主也不定,若能得到结缡,更是事半功倍,有如天助,何愁大业不成呢?”

    重耳见万卣神情暧昧,不知他是何用意,道:“结缡虽好,只是此物可遇而不可求啊?”

    万卣呵呵一笑,“虽说结缡现在楚王手中,但小臣自信能将结缡从楚宫中盗出,交给晋候。”

    想起楚恽当日大宴宾客,请诸候各国使臣观赏结缡一事,重耳也不禁怦然心动,“那,寡人又该如何谢使臣呢?”

    “小臣哪里敢当谢字,晋候和天子原本是一家人,天子都要称晋候一声叔父,一家人哪有不相帮的?晋候若能成为天下霸主,天子自然是求之不得。天子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有朝一日当上霸主后,能够身为表率,号召诸候,多多扶助王室罢了。”

    重耳笑道:“使臣的提议十分有趣,但寡人新任国君不久,自知才能浅薄,德行疏漏,恐怕难当此重任,还请使臣转告周天子,晋国本与王室同宗同源,辅佐王室是寡人的应尽之责,至于称霸天下,不是寡人现在考虑的事情。”

    “如此小臣就告退了,晋候什么时候改主意了,可随时召唤小臣。”

    万卣退出后,赵衰道:“这个万卣诡诈多端,他的话主公不可尽信。”

    重耳点头,“结缡一事咱们暂且不论,就说收复温、原、阳樊、攒茅四邑一事,你们如何看?”

    魏犨道:“我看天子将四城赠与主公,大有深意,一来正好报复温邑人收留姬带作乱一事,二来也向天下人显示了王室的慷慨,不论主公拿不拿得下四城,他姬郑都毫无损失。”

    卻縠道:“周桓王当初将温地与郑国的四地交换,使得郑庄公与王室交恶,数十年难以化解矛盾,如今周天子又出此诡诈之术,难怪天下诸候对王室背心离德,堂堂天子之地,竟无诸候再朝奉上贡。”

    赵衰叹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周天子此举确实大伤人心。”

    颠颉道:“不就是四个城邑吗,咱们将它们打下来就是,让周天子也看看咱们晋国的实力。”

    卻縠道:“这四城内的民众大都是周朝姬姓后裔,他们若拒不交城,难免与咱们兵戎相见,主公岂不是要背上个杀伐同族的罪名,何况这四邑都在王畿之内,距离洛邑不过百里,咱们本是为平定王室动乱而来,如今却在周天子眼皮底下大兴兵戎之事,让天下诸候如何看待?”

    颠颉道:“打又不是,不打又不是,这如何是好?”

    重耳沉吟片刻,道:“备下三日的粮草,攻城三日,若攻不下来,咱们就撤回晋国。”

    众人一时也别无他法,大家商议过后,决定先攻打城防最薄弱的阳樊。

    重耳向姬郑辞行后,率军赶至阳樊城下,城中已经得到了晋军来犯的消息,大门紧闭,弓弩飞矢,滚石热油,在城头早已备下,准备与晋军决一死战。

    晋军先将城池围起,魏犨向城头上喊话道:“周天子已下令将阳樊赐给晋国,你等现在都是晋国的子民,如今晋国国君在此,你们还不快打开城门,向国君参拜?”

    阳樊城的守将为苍葛,此人是苏忿生的老家臣了,听见此话,也在城头上向下喊道:“当年周天子与苏子决裂,将苏子逐出王城,苏子自立为君,管辖温地,此地早已不是天子的属地,天子有何权利将阳樊拱手送人?”

    “天下诏令皆从王室出,一个苏子,如何能自立为君,我劝你们还是趁早纳城投降,否则别怪我晋国的铁甲踏平城墙,血洗阳樊。”

    “听说晋重耳流亡十九年,回到晋国成为国君,自称为有道明君,其实于明君两字上还是一窍不通。明君之道,始于爱民,晋重耳既已将阳樊城视为已有,阳樊城内的民众就是晋重耳的子民,晋重耳不思安民抚民,却要对其进行攻伐,恐怕是桀纣之道,而非明君之道吧,何况阳樊城内的子民大都是天子宗亲,姬姓后裔,晋重耳自称叔虞之后,姬姓正统,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亲族吗?”

    重耳在帐中将此话听得清楚,忙亲自出帐来,向苍葛喊话道:“将军此话言之有理,寡人前来收城,本不欲大动干戈,城民们若能献城而降,寡人自然高兴,若是不愿意,必定是寡人还有什么修为不到的地方,让城民对寡人心生疑虑,寡人也不勉强,等城民们愿意献城之时,寡人再来不迟。”

    苍葛本欲逞一番口舌之快,并不指望晋军真能就此退去,不想重耳言出必行,当即下令两军撤退,苍葛还以为是晋军的诡诈之计,派人出城尾随晋军打探消息,发现晋军确实已全部撤走,并无埋伏,这才放下心来,又暗叹重耳确实是一位恺悌君子。

    重耳放弃阳樊后,带着晋军来到离阳樊五十里开外的原邑,照例将城池围起。

    原邑的守将原伯贯见晋军气势汹汹,知道必是一场恶战,便在城中贴出告示,称阳樊城纳城投降后,晋军屠尽城中军民,既然横竖是个死,不若拼死守城,与敌军共同存亡。

    原城民众受原伯贯鼓动,与亲人一番生离死别后,家家都烧了草屋,各各执棒cao棍,准备与晋军拼死一战。

    魏犨到城前喊话,劝其投降,原伯贯一通大骂,魏犨火起,下令就要攻城。

    原伯贯道:“晋国是堂堂诸候大国,我原邑不过区区一个小城池,即使攻下来了,晋重耳他不怕被人说胜之不武吗?”

    魏犨道:“晋候有令,晋军攻城三日,若三日之内攻不下,就立刻撤兵。”

    “这可是晋候说的,神明在上,三军尽闻,不得反悔。”

    魏犨遂下令攻城,晋军虽然武勇,但城高墙坚,原邑军民誓死保卫城池,寸步不让,晋军几次发动攻击,却俱被对方的箭矢火石打退,重耳不欲杀伤太多,让晋军暂时撤退。

    第二日晋军依旧无法攻克,但原邑毕竟城小力弱,攻到第三日,城内已无箭矢可用,原邑民众运来石头巨木,铁锅泥罐等物,往下扔砸,以阻挡晋军的攻势,城中的妇人老幼,一齐来帮忙守城,一日下来,晋国还是被阻挡在城墙之下,丝毫进不得半步。

    到了晚间,重耳下令收兵回营,准备明天就班师撤退。

    赵衰来报说有个原城的守将前来求见,重耳命将人带进大帐,那人见了重耳拜道:“末将乃是原伯贯手下的一名裨将,原伯贯刚愎自用,宁愿牺牲全城人的性命,也不愿向晋候投降称臣,末将久闻晋候的贤名,特来见过晋候,愿为晋候献上取城之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