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投稿 (第1/1页)
花了几天时间,宋义整理出十篇稿件,其中五篇“小明的故事”,投给《中学生》比较合乎刊物风格,给《故事会》是两篇乡村致富故事,另附上两个农村鬼故事,地主装神弄鬼破坏农业生产,当然结果无一例外被勤劳勇敢的农民发现,并被英勇机敏的警察现场抓获。现在全国人民还没有一心钻到钱眼里面,社会风气还是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宋义估计编辑还停留在阶级斗争的思维层面,采纳农村鬼故事稿件的可能性比较大。 化学稿件一篇,计划给《中学生数理化》投稿,这一篇花费了宋义时间最多,尤其是说服宋在经认同,并勉为其难地修改润色,最后宋在经老脸微红署上自己的姓名。 尘埃落定后,预料之中的逼供来了。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你什么时候有本事写稿子,化学这个稿子,一般老师都写不出来,说吧,党的政策你也是知道的。”宋在经对小儿子有点越来越看不懂了,从河边堤坝上摔下来后,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话和大人一样,难道摔的开窍了?宋在经暗自摇了摇头,要不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子,还真以为换了个人。 宋义厚着脸皮东拉西扯:“曾祖父托梦时,用手拍了一下我脑门,说给我开光,然后我就什么都会了,真的。啊呀!”后面两字是挨了宋在经一巴掌发出的呼痛声! “说人话!” 宋义白了父亲宋在经一眼,老实交代道:“你前一阵说要再不好好念书,长大后就去街上扫马路,把我吓着了。最近我可真用功读书了,你和哥哥都知道的,你这么聪明,我怎么也能遗传一半吧,总不能学习好也要挨打,我现在是大人了,能不能别再动手打人。” “打的就是你这个大人,还敢和老子我顶嘴。”宋在经抄起鸡毛掸子就打。 “啊呀。”宋义撒腿就跑,完全没有老实等死的觉悟,边跑还边喊:“君子动口不动手。”他这些天营养能跟上来,每天运动量也大,身上长了不少力气,一发力奔跑,宋在经还真追不上,只能干瞪眼,再加上本来也是半真半假,威胁几下也就算了。 宋在经教学多年,肚子里其实是很有些东西的,只是缺乏写稿的意识。八十年代人们的思想普遍还很淳朴,出版对于普通人来说,属于不可触及的神圣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有学问学者干的事情。殊不知十多年以后,清贵的读书人也对金钱低下了往昔高昂的头,书香中也渐渐夹杂了铜臭气息。尤其到2000年以后,有些书号已经半公开地开始买卖,出版图书不再那么高不可攀,无数聪明人扯着图书公司或者工作室的名义从中渔利,传统的正规出版社反而奄奄一息,很多靠国家政策扶持过活。包括宋义工作过的图书公司老总,当初就是靠着一套练习册起家,横扫各个学校,挣得千万贯家私。至于宋义本人,也曾经剪刀加浆糊,编写了多本中小学生课后用的练习册,据老板说卖的还不错,为教辅图书出版业也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 发表文章的好处显而易见,和宋义一心钻到钱眼里不同,宋在经对稿费无所谓,他图的是名,“或许,如果文章能发表,年后的副校长人选考虑......” 宋在经想起了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啪地一声,宋在经猛一拍桌子,“去他妈的,不就是他上面有人吗,老子跟他干了!”也许是挖到金元宝给了这个中年汉子底气,也可能他明白,以对手丁小槐的为人和手段,此次提拔如果失败,自己在学校的未来将无比黑暗,再无退路可言。 没有退路的人,只能选择一往无前!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忍,你别无选择。 往前走,赌一把,总比后退、懦弱好。 有些事不做就会遗憾终身。宁愿做了后后悔,也不要没做后遗憾。 由此,宋在经下定了决心。 “阿义,快回来,有事。” “真的假的,不许诱骗未成年人。”宋义满脸狐疑。 “少废话,快过来,对了,叫你哥也过来。” “下面说两个正事,第一,投一篇稿子总觉得不够保险,想再加一篇,宋征你学习好,你琢磨一下高中和初三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有哪些难点,最好是在下学期开学后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里找,这样从学习进度考虑,有利于杂志社采纳稿件。第二嘛,”宋在经顿了顿,凝声说道:“你们也大了,有些事情也没必要瞒着你们,李副校长年底就退休,学校缺编一个副校长名额,校长江贵和我说了,学校这次要从内部提拔一个,目前是丁小槐和我两个人竞争,你们帮忙想想我应该怎么做,第一个事情你们兄弟俩晚上考虑,明天给我几个知识点,阿义别咧嘴,为了赶进度,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我们已经提前上过课了,你敢偷懒我就捶你,发表文章是你提出来的,如果发表,你是大功臣,稿费全部给你。第二是全家的大事,王秀宋燕你们也都说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