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爷爷 (第1/1页)
回家的宋义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除了宋在经有点失落,他没有收到礼物,没有人追究宋义公款私用的事情,多报了5块钱花账也没有人发现。母亲王秀翻来覆去地看着蜂王浆瓶子,好像上面绣了花似的;宋征还好点,只是到处找墨水瓶,灌满墨水后也不写字,又模仿领导的风格,把钢笔在胸前上衣口袋处别来别去;还是jiejie宋燕最实在,在小镜子前美完了以后,宣布以后宋义的衣服她包洗,当然裤衩和袜子除外。宋义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嘟哝道:“本来就是你洗衣服,说的好像多吃亏似的,你这件衣服花了25块呢,也不帮帮洗袜子,真抠门!” 看宋在经不说话,王秀有点心虚,她连忙安慰道:“阿义,要不你出去买盒烟,要凤凰牌的,也好配得上你爸的新干部套装。”话里话外点出宋在经才是占好处最大的那个人,别不知足。 宋在经摆摆手,沉声说道:“不用买什么好烟,我是那计较的人吗。剩下的35块钱你收好,马上有大用。” 多年的老夫老妻,王秀看出来异样,追问起来:“你最近像打了鸡血一样写文章,是文章卡壳写不下去了,还是工作上有什么,怎么了?” 宋在经没搭腔,拿出来口袋里的一封信,宋义眼尖,一眼看见信封上寄信人处写着老家的地址。 “爷爷来信骂你了吧,没事,您是爷们,顶得住!”宋义狗腿地过去帮忙揉肩膀。 “你爷爷下周来我们家,你三叔送他。” “啊!”王秀和3个孩子面面相觑,宋燕毕竟年轻,反应快点,马上脱下新买的外衣,藏在了衣柜深处。王秀也藏起蜂王浆,想了想,又默默地拿了出来,恋恋不舍地放在了桌子上,说道:“正好拿回去给老人补补,也是个心意。” 屋子里沉默了几分钟,宋义看这样下去不是事,宋在经羞愤之下,脸已经变的通红,连忙开口欢呼道:“太好了,我正想爷爷呢,三叔也过来,正好可以把套兔子和鱼笼教给他,以后老家日子也能好过了。” 宋在经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对啊,你看你们几个大的,还不如阿义懂事。” 其他人也明白过味来,纷纷发表欢迎致词。 ...... 随后几天,仿佛为了弥补什么,宋在经对每个人异常亲切,只是带着讨好的味道,而王秀等人也理所当然坦然受之。 宋义看了既暗自好笑,又感倒悲凉,其实老家的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最后归纳为一个字,“钱”。前世曾经有一个话非常有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句话网络找不到出处,不知道是谁说的,但显然是有钱人发表的宣言,充满了金钱带来的豪迈。这道理一听就懂,但恰恰对穷人没有任何用处,因为穷人可能什么也不缺,就是缺钱,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宋义老家亲戚都是农民,而农民是没有钱的,但爷爷和叔叔们也要吃饭穿衣,结婚养孩子,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都需要钱,而钱从哪里来?正好宋在经是家族中唯一一个每月能领到工资的人,对了,还有他的妻子王秀。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宋义爷爷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就是著名的“鞭打快牛”理论。宋义爷爷领导能力不足,犯了个小错误,没有给“快牛”宋在经和王秀喘息调整的机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快牛”多干活是肯定的,但是,鞭打快牛也得有个限度,否则只能“挣脱犁枷跑了”,因此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任务安排要松弛有度,及时让“快牛”休养生息,以备下一次“鞭打”。 在前世,宋义母亲王秀本来有文凭是干部,仅仅是因为单位工人比干部收入高点,为了多赚点钱养育子女和支持宋在经,放弃了干部岗位和前途,“以干代工”,即以干部身份从事工人的工作,这属于被榨干了的“快牛”。宋在经则是被压垮的“快牛”。目前,夫妻二人都处于“挣脱犁枷跑了”的边缘状态,而宋义要做的,就是要推动促成父母“挣脱犁枷跑了”。 要正面对抗爷爷,可能会有激烈的争吵,宋义很清楚自己的分量远远不够,jiejie宋燕也不行,目前王秀地位尴尬不方便出头,唯一一个能起大作用的人是?宋义看向了哥哥宋征,他是长孙,因为学习好而备受家族器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