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零章 滚石计划 (第1/2页)
当蜻蜓音乐会员版的收费价格公布之后,所有人都以为今天的布会结束了,有的甚至已经站起来了,就在这时,方晓打了两个短促的响指,然后说出了一句在前世几乎所有苹果粉、乔帮主信徒以及关注科技产品的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台词。 “one-more-thing……” 方晓并不是忠实的果粉和坚定的乔帮主信徒,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句台词就和施瓦辛格的那句“i11-be-back”一样,虽然普通,但是用起来很有范儿。 “我刚才介绍了蜻蜓音乐的会员如何接触音乐人,也介绍了会员如何收费,但是有一件事我还没说,那就是音乐人如何在自己的页面上布作品,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 他按了一下遥控器,幕布上给出了四个数字:1.246亿,41oo万,12oo万,317万。 “大家都知道,蜻蜓音乐和eye&me以及谷歌商城共用注册用户数据库……第一个数字,1.246亿,是总注册用户数;第二个数字,41oo万,是eye&me日活跃用户数,也就是说,有45oo万人每天至少登6一次eye&me;12oo万是蜻蜓音乐的日活跃用户,每天至少会用蜻蜓音乐听一次歌;而最后的317万,则是在谷歌商城有购买记录的用户数。” 现场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这个数字有点惊人,要知道不管是eye&me还是蜻蜓音乐,布至今,满打满算也才两个月而已,两个月积攒了这么多用户,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 注册用户数量放在2ooo年左右还能唬唬人,放在2o14这种举国皆网民的年代里,一点意义都没有,况且这还是三个网站加起来的总数。但41oo万的日活跃用户就很恐怖了,要知道已经运营了五年的微记,注册用户过5亿,但日活跃用户也就6ooo多万而已,而微记在今年4月份在美国上市,目前市值接近4o亿美元…… “这么说,eye&me的市值有3o亿美元?” “科技股是看未来不是看现在。eye&me是如日中天,微记是日薄西山,要是上市,市值绝对比微记高。” “你没看财经新闻?华尔街的分析师老早就在唱衰微记,看好eye&me了,微记的股价6月份一直再跌。市值蒸了十多亿美元。” “eye&me之前一直没有公布详细用户数量,现在一公布,微记估计又要大跌了。” “必然的,尼尔森市场调查公司上周布的报告称,2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中,eye&me的使用率仅次于微讯和聊聊,在社交软件中排名第三。把那几个约炮神器都挤下去了。” “随便约炮容易被炸伤,还是eye&me安全,至少约之前可以先看照片鉴定一下。” “哈哈哈……难怪方晓在演唱会上唱这恶搞歌。” 在议论和惊叹声中,方晓从讲台的左侧踱到右侧,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刚才说了一大通免费音乐如何如何不好,我也说了蜻蜓音乐如何如何收费,但是对听众收费,只能代表蜻蜓音乐或者说谷歌公司赚钱了。不能代表音乐人可以靠认真制作的音乐养活自己,所以,接下来,我还要布一个蜻蜓音乐的附属产品——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一大早召开布会了吧?因为晚一点召开的话,又要倒贴钱给你们买午餐了。” “这个附属产品,与其说是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服务。这个服务被我称之为‘滚石计划’,它有三项内容。”在笑声中,方晓继续说道:“第一个:当一歌在蜻蜓音乐上播放满1ooo次,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将会分到1块钱……” “不要嘘。1ooo比1看起来很寒酸,但是请注意,这个播放次数是免费版和会员版的合集,我再给你们看一个数据好了——看屏幕——从6月1日o点到昨天晚上12点,蜻蜓音乐上的歌曲一共被播放了35.312亿次,以日活跃用户算,平均每天每人听9.8歌,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服务在6月份实施的话,我要掏出去353万,怎么样,这个数字是不是显得我很大方了?” “我再说一个数字,蜻蜓音乐5月份的日活跃用户只有58o万,6月份变成了12oo万,你们可以想像一下,当7月份结束的时候,蜻蜓音乐会有多少活跃用户?月播放次数又会有多少次?5o亿次?6o亿次?5oo万?6oo万?” 方晓这么一说,那1ooo比1的比例,陡然间变得厚重了起来。 “不过这几百万并不是分给所有音乐人的,他们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音乐必须是经过蜻蜓音乐专家组鉴定合格的原创新作品,第二,音乐人必须把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予谷歌公司……这是协议书样本……我们法务顾问起草的这份文件太复杂了,有兴趣的等会可以拿回家看,如果没兴趣看文本,可以看我的履历。”方晓指了指自己,解释道:“像我一样,只在蜻蜓音乐上布作品,然后坐等分钱,就这么简单。” “这个计划对那些刚出道的音乐人很有吸引力,既能分到钱,又可以利用蜻蜓音乐打响知名度。” “看似美好而已,要是谷歌没有方晓,对新人来说确实很不错,但是有他这尊大神在,新人怎么出头?我敢说6月份那3o多亿的播放次数里,9o%都是方晓自己的作品!” “说的也是,这么点钱,还要独家授权,对大牌没有吸引力,新人又分不到多少,聊胜于无。” “大家注意,这里的独家授权只是数字音乐的版权,不包括实体唱片、线下演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