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之恋_二五、沂建合同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五、沂建合同工 (第2/2页)

黑不溜秋的工长趁虚而入尝了甜头,女助手还要和自己的对象离婚,要这个黑炭头里。她的对象是个英俊潇洒的铁矿技术员,赵锐锋见过,那人每到星期天都从几十里远的张家洼铁矿来工地和妻子过星期天,赵锐锋见他拿着饭盒打饭、提着暖瓶提水什么的。要不是坏风气影响那漂亮女助手怎会鬼迷心窍要捡芝麻而丢西瓜呢!大叔对那些肇事者都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让他们写下厚厚的检讨书。检讨书写的千奇百怪,让人啼笑皆非。有人写的干事细节很具体,有写在女孩家磨盘上干的,有写在女孩家天井里干的。这些荒唐事在工地上成为笑谈。

    第二天,赵锐锋和他兄弟赵卫东就进了抹灰班。抹灰办共有十来个人,大工八个,小工七个。大工中有三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四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三个老头和年轻人中叫小米的回民是正式工,五个年轻大工都是合同工是沂西碾庄的,都在沂建干了好几年了。还没有转正。他们都干活一流技术高超。小工有两个是原来的,一个叫小魏,一个叫小李。小魏脾气暴躁,小李老实木纳,他俩形成鲜明对比。他俩负责在下面拌料。赵卫东负责在上面运料。赵锐锋和从镇里来的两个女孩给大工喂料,就是用长把勺子舀灰送到大工的灰板上。这活一点也不累就是有点脏,也不如干木工和电工光荣有面子。两兄弟有些失望,凭大叔的权利本应该安排个好活的。如去木工班或电工班当个学徒什么的,可是没有。也许是木工班和电工班不缺人吧。也许是先让他两个侄儿锻炼锻炼以后再提到那两个班吧!以后赵锐锋听说,后者是真的,原来大叔也有私心,他曾向上级领导申请让两个侄儿转为正式工当电工学徒工,只是上级没有批下来而已。赵锐锋看见木工班的小伙由于常年在室内工作,个个捂的白白净净漂亮潇洒。其中里面一个叫小宋的,长的特别漂亮,白净的长方脸膛,浓眉下一双明亮好看的大眼睛,。他酷似现在的蔡国庆。他引起了赵锐锋的注意。见了总是多看几眼。

    进不了木工班电工班是个遗憾,但新生活比在农村不知好多少倍,他们刚来的合同工月工资三十八元,粮食三十斤。这也算是当时高工资了,那时师范毕业生工资才二十八元里。工资到不少就是口粮少了点,干体力活,又是正能吃饭的年轻小伙子一天才一斤的粮食不够一顿吃的,但这样硬撑着也习惯了。反正肚子里从来都是空空的。菜是自己随便买,菜很便宜五分一角的菜都有rou。顿顿白面馒头,顿顿有rou的生活比在家里不知强多少倍,赵锐锋和他兄弟赵卫东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们的总体感觉是愉快的新奇的,满意的。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这年的春天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火热的青春飞扬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工人的工作和农民不同,它是有规律的。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还过星期天。星期天的时候他们耐不住寂寞就到野外走走。春日里的一切都生机盎然。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山不是很高的山,河不是很深的河。河水是那样清澈,几乎那时的河水都是清澈的。他们工地北面河边有一所中学。河对岸是一座小山,山脚有一个洞,深不见底,洞中常有冷气渗出,谁也没敢进洞探个究竟。顺小河蜿蜒而上二里之遥有一河湾。湾边绿柳中露出房屋的一角。那里有小集。闲暇时间有时赵锐锋几个到那里玩,春意的暖暖的风吹着在漫野的绿里顺小路走一箭之地就到了那里。一条小街展现在眼前了。小街东边几间农舍依山而居,西边靠河处零星几个小摊散落其间,有买葱的,有卖蒜的有买干货的,枣子,柿饼,杏干都有。集上人不多,三三两两的,他们几个夹杂其间,感受着异乡的生活乐趣。有时他们也去十里之遥的公社驻地高庄。他们明里去高庄买些日用品,暗里去看一位漂亮的女营业员,那女营业员出奇的美,美的无法形容,反正让人见了总难以忘怀。木工班小宋也去,赵锐锋亲自见小宋站在那里和姑娘说话,两人都是细皮嫩rou,一样的黑眉大眼,如一对亲兄妹。赵锐锋感慨他们是绝佳的一对,但是天下有几个能成眷属的呢,没有几个。最后也没有听到他们成亲的消息,赵锐锋为他们可惜了很久。星期天施工队也组织一些活动,主要是和中学进行乒乓球、篮球比赛。热爱体育的赵锐锋都是积极参加的,这些活动使赵锐锋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新生活虽然很快乐,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不常回家。两兄弟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得步行到高庄,从高庄坐公共汽车走几十里到沂州东去坐火车,挺麻烦的。

    有一次两兄弟突发奇想,决定步行回家一次。他们盘算,他们工地虽在沂州地面,却在沂州最南面和泰州的接壤处,这里的垂直距离不比他们家乡到县城泰州远多少,他们估计他们家乡到工地也就一百里左右,最多一百三十里,估计一天准能到家。从地图上看他们回家有两条路,一条是翻过平顶山走河湾镇的路。这条近些得翻山,一条是走平顶山和荷花山之间的那条路。那条路平坦些相对远些。第一次他们选择了河湾镇那条路,是因为有小李带路,小李的家李家庄正好在去河湾镇的路上,小李也回家正好一块走。临走那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天黑蒙蒙就上了路。幸亏小李认识路,他俩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跟小李走着。到天亮时已经走出了二十余里,小李的庄李家庄很快就到了。小李的家就在他们走的街上路北。几间破旧的土坯草房,破旧的土坯大门,上面还长着草。那房屋颜色和一脸土灰的小李那样相似。小李让他俩到他家喝点水,他俩急于赶路就没有去。中午人困马乏之时他们到达山北河湾镇,他们到饭店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开始爬山,路不是很陡,却很长,怕是有五六里吧。等他们爬上山顶,早累得气喘吁吁,他们正想着坐在路边石头上休息一下,见一辆大解放汽车停在不远处,汽车司机正下来小解。两兄弟急中生智忙上前向司机说好话让他带他们一程。司机推脱不过只得让他俩上车。汽车到山下山前公社,司机说不走了让他们下车,他们只好下车,可他们下车后司机一加油门汽车飞一样地开跑了。兄弟俩叹息人心不古,司机人性不好,汽车带个人和开空车一样,但人家就是不带你,不行这个好。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怨不得要提倡学**做好事,可这个人是怎么学的。两兄弟怨恨这司机,但怨恨归怨恨但还得走路,直走到太阳西堕,人困马乏一步也不愿走的时候。他们才到了家。等到了家,媳妇给赵锐锋做的一双千层底新布鞋都磨得见了底。一次他们从平顶山和荷花山之间走的那次,正是夏天。天阴晴不定,一天不知下了几场雨,他们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知有多少回,小河水是涨了又落落了又涨也不知多少回。路上泥泞难走,行路之难可想而知。做这种傻事也就是困难年代才有的吧!虽然很累但看到异常兴奋靓丽的妻子秀芳和赵卫梅姐妹在院子里追着玩。“新嫂子,看工人哥回来了,高兴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