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终得见,苗女米鲁智计全(下) (第2/2页)
两宫里去多了,妙安小jiejie自然也没少见识到皇家变态的礼仪要求。 皇家的女人无论是生于斯,抑或是嫁进来的想快活都难。 莫说日常无法自主,便是夫婿都得看皇家挑选。 锦衣玉食?!妙安小jiejie撇撇嘴,锦衣奴奴可不缺。 而茶饭……那光禄寺的茶饭,可真算了。 “妾身既是敢来,自然是有所依仗的……” 张小公爷对此倒是有些兴趣:“哦?!本督很好奇,你打算怎么活下来?!” 却见得米鲁似乎信心十足,对着张小公爷嫣然一笑。 “督抚大人玉螭虎张小公爷,出身英国公故忠烈定兴王文弼公嫡脉……” 米鲁说着,顿了顿望着张小公爷一字一句的道:“难度,您就不想收回安南么?!” “如今滇南外,东吁、木邦、孟养、孟密……互相攻伐征战不休。” 米鲁说着,顿了顿轻声道:“若是有其得势者,大明边境怎可宁乎?!” 这话一说出口首先震惊的实际上不是张小公爷,而是足利鹤。 却见她死死的盯着米鲁,呼吸逐渐的沉重了起来。 “此多处征伐,恐难成行……” 足利小jiejie望着米鲁,目光冷冽声音放缓道:“若以此求活,恐怕不易罢?!” 张小公爷却没有说话,而是稍有兴致的望着这米鲁。 显然她与这黔州诸多的土司们不一样,不似安荣贵那般仅依仗自己的武力。 更不是宋然那样一心只读自己的书,想要凭此获得大明认可。 亦不似杨爱那般井底之蛙,以为自己这黔州就是天下无知无畏。 在滇南外的问题上,她所分析的并没错。 包括了大越、滇南外的土司们,实际上他们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东吁,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们居然能够逼迫到大明放弃大量边土。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那些个脑子里装猪大肠的文臣们给折腾的。 东吁多次征伐原本当地土司还很积极抗击,可巡抚们“惧兵兴祸速”啊! 比如东吁大举进攻孟养,孟养土司思个都把东吁打到求和了。 只是兵力不足无法歼灭,急请明朝出兵相助。 结果呢?!其时大明滇南巡抚王凝曰“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 金腾屯田副使罗汝芳欲率兵相助,直接被王凝所阻。 以至于“汝芳接檄愤恨,投债于地,大骂而罢”,思个见状大失所望。 虽然这次思个“率兵追之,且追且杀,缅兵大败,生还者什不一二”…… 然而大明不支援的实情被试探出来了,王凝的做法导致的是“一时士民以为大失机会”。 不过王凝没有他的继任更蠢,王凝的继任陈文燧向国朝上奏提请为孟养土司思个加官进爵! 意思是“国朝多抚,则其为国朝效命安边也”,这居然还被内阁相信了。 随后内阁更是做了一件,堪称为比猪都蠢的事情: 内阁遣使到达孟养,命思个将所俘获的东吁士兵和战象归还! 这都不止还赠送东吁金帛,对人家好言慰谕。 这下更没有土司愿意再打了,不止不愿意而且几乎多数都投靠了东吁。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东吁彻底击败思个并将他擒杀! 而搞笑的是,滇南巡抚饶仁侃居然还以为自己能派使招抚东吁。 可在人家眼里,他们就是一群蠢狗。 甚至在东吁的眼中,取下大明都只是时间问题。 亦是至此,洪武、永乐数代大明帝王在滇南打下的泰半基业生生被读书人们败光。 大明在滇南的实际控制区域极度收缩,原本纳贡、纳捐的一并不见。 甚至象征大明统治的“信符、金字红牌制”,彻底崩坏。 论及败家玩意儿,没人能堪比大明官吏。 “妾身敢来,自是知其难处的……” 却见米鲁轻声道:“宝藏之富,生齿之繁,莫如孟密……” “孟密东产宝石、产金,南产银、北产铁,西产催生文石……” “巡西产唬拍、产金、铁……” 张小公爷当然知道这些地方有着各种宝藏,甚至南北朝千字文都著曰: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这说的就是滇金的情况,为何会这么说?! 因为有大量的文献支持啊,譬如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滇有金银畜产之富。” 华阳国志》则曰:“汉益州金银畜产之富。” 近之元史·食货志》更有书: “岁课产金之所,滇南曰威楚、丽江、大理、金齿、临安、曲靖、元江、东川、乌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