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斥喝(2/3) (第1/1页)
今天节目组给101女孩们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课程。 节目组请来了著名相声大师马禾子大师的儿子,《奇葩说》的主持人马西做课程导师。 女孩们穿着各自的班服集中坐在台阶上,马西拿着话筒,背后是一块写满字的黑板,的确有种给学生上课的氛围。 马西:“我们来的是一个歌舞节目,最后到这以后发现这是个真人秀,那我想请问,真人秀这个词,是真人重要,还是秀重要。” 躲在工作人员身后的白肃不由得翻了个白眼,一堆明显有剧本的选手,你这是在给节目组洗白吗? 女孩们回答的是真人。 当然了,谁还能说是秀?准备人设坍塌吗? 马西:“特别好。” “在我看来,真人才是整个《创造101》的重点。 真人也才是你们最应该发力的地方。” “今天导演还在这跟我说,十几年前做超女,宋柯老师有句话。” “梦想不是在这里用来实现,而是在这里用来被调整的。” 一水的鸡汤……是用来凑节目时长的吗? 不过白肃觉得马西说的话,有句话挺对的。 “你们很多人的生活,或许被《创造101》改变,或许因《创造101》而开始了一条新的路。” 虽然没啥意义,因为不管哪个节目爆了,上节目的人都会因此改变。 比如跑男,里面几个明星因节目爆火导致身价大涨,从小透明变成大明星,不就是最好的体现吗? 鸡汤说完,插科打诨了一会,弄了点笑料,开始进入这次课程的正题。 提问环节。 第一个站起来的就是黄菊。 在《创造101》播出的前四期节目中,黄菊多次被网友嘲笑“土、黑、壮”,与传统印象中肤白貌美瘦的女团成员形成强烈反差,因此也被认为是最不适合做女团的练习生。 在已经播出的第四期节目中,她再次濒临淘汰,最后靠亚米捞了她一把让她成为旁听生才得以留下。 但亚米为什么连自己同公司的队友都不救,反而救了一个毫无瓜葛的外人? 那当然是有剧本的啦! 黄菊是节目组专门选来拉话题搞热门用的。 鹅厂特意把《创造101》定为女团而不是男团,是考虑到“女生看男生是带滤镜的,而女生看女生是带刀子的,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各种审美和价值观的讨论,所以更容易引起话题。” 因此,有分析就认为,黄菊的形象正好符合争议性和话题性的标准。曾经的3unshine也是如此,“她们三个在偶像群体中显得滑稽另类,这种对比能够引发人们嘲笑、同情、共鸣、喜欢等各种心理,黑红也是一种造星套路。” 不过后来3unshine的成员估计不愿意做这种丑角,所以退赛了,节目组才在第二期让黄菊递补进来,所以一开始,黄菊就是为了承担某个剧本与任务的。 “一个充满矛盾点、冲突点的话题,放在社区里,就会有立场鲜明的N批人围绕它展开讨论。” 如今大众的喜好已经逐渐个性和多元,审美的包容度也在提高,而王菊本身就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审美。“当下的年轻人有着独立的审美和判断,不妨将制定标准的权力交给观众,”《创造101》总导演孙立称。 总制片人马琨说,最后出来的11个人会代表11个不可替代的方向,而这些方向都代表了现在年轻人的某一种喜好,包容性会更大。 其实就是扯蛋,白肃也不信鹅厂有魄力把黄菊选到最终的11人名单里,其实都是在找话题找爆点给节目组带热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