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大帝_第三百零五章 钱事之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钱事之缘 (第1/1页)

    “先生忠孝两全,让人敬佩之至啊!”

    听完张猛的讲述,令狐风三人心中,顿生感佩之情。

    如此忠义之人,世间少有啊!

    但张猛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他反而能为救了全家性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你们终究和俺有缘,若不弃,请在此处逗留一晚。”

    “我会将俺所学的铸币心得,与三位分享,也算是临终的遗言吧!”

    “好,在下愿意陪伴先生最后一程。”

    令狐风本想策动张猛反汉,并将此人带回新朝。

    现在看来,是绝没有可能了。

    而且令狐风也愿意,最后成全一个忠孝之人的遗愿。

    张猛便在自己的家中,详细讲述了很多“钱事”。

    “汉文帝曾允许私人铸钱,但规定不得掺杂铅铁,降低钱币的质量。”

    “违者会处以‘黥刑’。”

    “这样一来,各地豪强权贵、富商大贾就得到公开铸钱、大发横财的机会。”

    “大夫邓通由于铸造钱币,财富超过了王侯。”

    张猛还讲了“七国之乱”的事情。

    原来,吴国豫章郡有铜山。

    吴王刘濞就广招天下亡命之徒,大量采铜铸钱。

    最后,刘濞发动吴楚七国叛乱,曾狂妄宣称:

    “我的金钱在全国到处都有,诸王日夜用之不尽。”

    “若要应当赏赐的,只要告诉我,我就送给他。”

    汉景帝平定吴楚之乱以后,又禁止私人铸钱。

    但私铸钱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公开转入了地下。

    汉武帝统治时,为了遏止私铸,就频繁地下令进行钱币改铸。

    以后,他又严令执行由桑弘羊提出的经济政策,将冶铁、煮盐和铸钱等权力全部收归官营。

    从而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上豪强权贵的割据势力,开辟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

    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采用了新的“白金”和“皮币”。

    所谓白金,实际上是银和锡的合金。

    银少锡多,作价又那么高,自然会发生贬值。

    加上银的价格高,锡的价格低,成千上万的人又私下铸造起来。

    结果白金只用了一两年就废止了。

    白金是中国最早的银币,也是第一次在币面上出现了图型。

    在此以前,钱币上只铸文字,不用图画,与希腊体系的钱币不同。

    汉武帝时中国已同古罗马、印度等国有贸易往来。

    白金铸图型很可能是受到外国币制的影响。

    皮币的原料,是用皇家上林苑中养的白鹿的皮,长宽各一尺,上面有彩色的绘图。

    小小一块画了图的鹿皮,竟然作钱四十万,在当时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

    不过,正因为它的币材与币面的价值相差悬殊,因而可以说是中国纸币的最早尝试。

    白金、皮币的弊病,汉武帝很快就发现了。

    于是在发行白金和皮币以后的几个月,开始铸造“五铢钱”。

    五铢钱大小得体,轻重适中。

    在这以前,大的如某些刀币,长十九厘米,重五十多克。

    小的如荚钱,直径不到一厘米,象豌豆那么一粒,携带与计数都很不方便。

    五铢这一标准是老百姓通过长期的实践得来的,因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汉武帝将铸造钱币的大权收归中央所有。

    并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