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父子论道 (第1/1页)
朱慈烺望了几眼朱由检,忽然诡秘一笑,说道,“父皇无错,不听话的,看不顺的想杀就杀!” 朱由检听完哈哈大笑起来,有种很畅快的感觉,“这是什么道理,要真这样朕就真的孤家寡人了!” 朱慈烺道,“这不是什么道理,而是王道!” 朱由检品鉴一番后,点头说道,“细细想来,你这话是有道理,就是过于霸道了。” 朱慈烺摇头道,“这不是霸道,霸道是,听话的、看着顺眼的也杀掉!” 朱由检也摇头道,“不要以为帝王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帝王之上还有天道!” “哼!那就一边杀,一边高喊‘天诛之’,代天行道!” 朱由检嘴角抽搐,“这就是你的那些讲读教你的东西?” “那些之乎者也纯属误人子弟,皇儿已经决定不学了,再说他们也没这本事教我,儒学酸儒而已。” “不学可不行,这江山早晚都要交给你,所以你要学会帝王之道!” “帝王之道还不简单,不就是我要你死,你就必须得死嘛!” 听着朱慈烺这非同一般的回答,朱由检心情都豁然开朗了,这个儿子还真不简单! 几天后的早朝上,大明皇帝朱由检在自己龙椅的左面摆了一张小板凳,让太子朱慈烺坐在上面听朝会。 朝会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般严肃安静,反而乱糟糟的,下面的大臣与言官们吵成一团。 其中有一个中年官员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湖广、河南接连兵败,都是兵将无能,必须砍杀几名败军之将才可以安抚军心,重振士气!” “剿匪官兵缺衣少粮,军饷严重不足,臣以为砍杀兵将不仅不能安抚军心重振士气,还会起到反作用。”一名官员瞪着通红的双眼,大声的反驳道。 “曹大人,谬论!请问,不杀怎么能让兵将们奋勇杀敌,不杀怎么能威慑兵将,不杀怎么能反败为胜?”中年官员又跳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不杀兵将难道有你曹大人来担兵败之责? 武人是文臣家狗,这话用在明朝当真是一点都不假,大明帝国都面临如此境地了,竟然还没有人想到要提高武人的待遇。 中年官员讲的是义正言辞,道理十足,满朝官员都沉默不语,急红眼睛的曹大人也愣在了当场,没办法反驳。 “你上过战场么?” 一个声音突然从上面响起,清脆又坚定,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那是一个唇红齿白,相貌不凡的少年。 朱慈烺一双漆黑的眼睛注视着中年官员,深邃的眼睛不带一丝感情,仿佛是看过了无数的生死,于是再没有波澜一般。 “杀过敌人吗?”朱慈烺见他不说话,又开口叱问道。 “太子殿下,臣乃言官,怎么可能上阵杀敌呢?臣没有杀过人。”中年官员变得有些结巴,完全被朱慈烺的气势震慑住了。 “那你就是胡言乱语了,你才真的该杀!”最后六个字朱慈烺是一字一顿地说出口。 如果说明朝的东林党是三害之首,那么言官就是东林党人手中的屠刀,历朝历代的言官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唯独明末的言官不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