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收麦子(4) (第1/1页)
听到我问送饭的事儿,爷爷才正色的说:“你大伯昨晚都打好招呼了。今儿中午有人把车和饭给他们送过去。” 听到大伯都安排好了那就没问题了。 中午时,果然有人赶车去送饭,就是昨天那个长得老实的中年汉子。 原本以为一天收不完的麦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天就割完啦。 割是割完了,却没有都拉回来,地里至少还得剩十车。 吃晚饭时就商量着这事,后来决定明天分两拨人干活。一波去给郭叔家割麦子,另一波去给大伯家拉小麦。 一夜甜梦! 每个清晨都是小山村最热闹的时候。 今天大伯父和郭叔赶马车拉运小麦。 过婶儿带着大伯母这一帮,去她家地里割小麦。 我和郭三嫂子还是做饭看孩子的活。 爷爷昨天在场院赢了半盒火柴,他说今天在赢半盒就凑一盒儿了。 郭叔家30亩小麦,割了一天半才全部收完。 离大队给的时间还有一天半,这时间够打一份小麦的。商量后决定,把我家先割回来的麦子打出来。 说干就干!当天吃完午饭大伯父他们就去大队部借小麦脱粒机。 在我的印象里,竟然都不记得脱粒机是什么样子的了。 当把东西搬到场院时,一时之间,没认出来。这个绿色的就是机器吗? 真的是太原始了,下面动力处是一个踏板用脚踩的,有点儿像缝纫机的原理。 上面是一个50cm的圆桶型,在上面儿有个填入口,踩动踏板把小麦一缕一缕的填进去。下面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出来的是小麦,另一个出口出来的是麦秆儿。 这是一台一个人就可以cao控的小机器。 我们一共从大队部借来了八个。那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了一整个下午,在七点钟天快黑时才收拾完。 这样拖下来的麦粒儿,不能直接去打面粉,它在外面还穿着一层麦衣。 需要通过晾晒,用滚子碾轧。才会露出最里面如咖啡色的小脸儿。 我们用了一天半时间,来完成、脱粒儿、碾压、扬麦子。 扬麦子就是用特殊的工具、“扬掀”、把麦子高高扬起借助风的动力,把里面的麦壳儿吹去,扬过的麦子就会尤其的干净。 现在所剩的就是最后的晾晒了。好天气的情况下,小麦需要暴晒三天才能干透,装进袋子放到仓房里保存。 第四天的太阳在人们忙碌的笑脸中落下帷幕 次日清晨五点,听到了久违的敲击声,这是上工的声音。 大队今天开始收麦子,除了每家必出的劳动力。多出来的人每天会给算20斤小麦。 我们村的自留地有200晌,其中种了80晌小麦,80晌黄豆,40晌玉米。(15亩为一晌) 自留地,就是村中每个人分完之后,剩余的土地。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大队会把地收回。同样的道理,如果家中有孩子出生,大队也会把地分下去,这就是自留地的作用。 现在要收的就是这80晌小麦。全村青壮400多人,80晌小麦用了十天才收完。 当然这跟我的关系不大,因为我们家柱子是当兵的,所以不用出工。也没有人能去挣那每天20斤的麦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