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党政办 (第1/1页)
水镇位于县级市周市东南,古代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杰地灵,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镇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由曾经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了如今全省闻名的经济重镇。 目前全镇共有三十二个自然村,人口近14万,经济主要以钢铁产业、家具产业为主,是周市第一经济重镇。 路途自小便在水镇长大,后考入京城京大中文系,毕业后本想留在京城,可耐不住爸妈软硬兼施的劝解,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水镇镇政府。 水镇镇政府本来应该正式编制是二十多人,可因为人口多,经济发展快,镇域规模相当于一个县城,工作自然比一般的乡镇要多,所以借调、临时工挺多,整个镇政府现在有三、四十人。 镇高官文天成,四十多岁,保市人,原来是周市组织部副部长,刚来镇里半年,虽是文质彬彬,却干劲十足,迫切想做出成绩,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是他的软肋。 镇长王明是土生土长的水镇人,五十岁出头,在水镇工作近三十年,政府上上下下多与他关系不一般,本应就地提拔为镇高官,可因为文天成的空降,没了机会,干完这一届也就到头了,所以对文天成并不待见,多是阳奉阴违。 人大主席马凯,五十多岁了,和事老一个,每天乐呵呵的,一副人畜不犯的样子,可对老百姓的事情确是十分上心。 镇委副书记张强,四十多岁,为人圆滑,跟书记、镇长的关系都差不多。 政法书记刘勇,四十七、八岁,为人脾气很大,和镇长王明共事二十多年,关系莫逆。 纪检书记马文明,四十多岁,原先在周市纪委工作,与文天成也算是老熟人。 常务副镇长张宁,四十多岁,为人好算计,不过能力还是有的,总感觉镇长王明挡着他的官路,因此和新书记文天成关系很近。 武装部长李建国,五十岁出头,身材魁梧,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性格爽朗,不好交往,除了和镇党政办主任武威关系不错外,和其他镇委镇政府领导关系一般。 组织委员王晨光、宣传委员王敏都是三十七八岁的中年干部,本来镇里也没啥重要的事,所以平时很闲,其他还有两、三个副镇长,路途也记不得名字了。 “小路,这么早就到了啊,怎么不进去?” 路途正在镇政府门口回忆镇里的主要领导情况,突听身后有人说话,回身一看,原来是镇党政办主任武威,连忙出声说道:“武主任,我也是刚到。” 水镇党政办主任武威,五十岁左右,部队转业之后便一直在党政办工作,到现在工作有二十多年了,为人和善,和镇委镇政府的各位领导关系都很好。 因为武威和路大河当兵时是战友的缘故,以前见过,只是没说过话,也不知道两人关系好不好。 “走,进去吧,我带你去办公室。”武威笑着一拍路途的肩膀,便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院。 “嗯。”路途应了一声,连忙跟了进去。 镇委、镇政府都在同一座办公楼里办公,办公楼一共五层,镇政府各位领导、各部门占用了一二层,镇委领导、各部门占用了三四层,五层用来做宿舍和活动室。 党政办设在二楼楼梯口正对的位置,书记办公室在三楼西面第一间,镇长王明的办公室在二楼西侧阳面第一间。 “小路,你今天报到的事情,我已经和文书记、王镇长汇报过了,以后你就在党政办工作,那张桌子没人,你可以用,现在还早,等人齐了,我给你介绍介绍。” 武威笑着拍了拍路途的肩膀,指了指一张空桌子,接着说道:“年轻人,有学历,好好干,有前途……”鼓励了几句,便回了他的办公室。 新办公楼房间很多,领导一般都有独立的办公室,路途见武威并没有说出和老爸是战友的关系,他便也没有多说。 送走武威,扫了一眼办公室,和记忆中的一样是里外套间,外间很宽敞放着六张办公桌,里间比外间小一半,里面放着电脑和打印机,用来做打印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