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寒门贵女_第一百六十八章:助力(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助力(一) (第1/1页)

    第二天,唐青梅和林浩辉五点四十就起了床,因为爷孙二人今天准备拜访三个人,宋一清,孟达和王子祥,他们分别在王村镇、洋红公社和大王公社,由近到远往返路程将近四十里路,所以两人才会起这么早。吃过早饭后,带上唐奶奶一大早起来烙好的三个锅盔,还有昨天准备的三瓶酱菜,拿上三袋水果和自己炼制的各种治病药丸,一齐挂在车头上,早上六点钟多点就从家里出发了。

    爷孙俩先和林雨一起去了县医院,拿了为宋一清准备的中药,然后告别了林雨,马不停蹄的向王村镇赶去。

    太阳还没有出来,早上的天气比较凉爽,县城到王村镇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爷孙二人一路说说笑笑,六点半刚过,便到了宋一清待的农机管理站门口。

    因为离上班还有一个多小时,农机站的铁栅栏门用铁链锁着,只留下供一人进出的窄窄的过道。林浩辉见自行车进不去,只好锁上车子,将车头上挂的东西拿下来,领着唐青梅,侧身从栅栏门的过道钻过去,来到了门房跟前。

    门房看上去很小,也就七八个平米大,房门锁着,里面并没人。

    “青梅宝贝,跟爷爷去后院,宋爷爷的住处在后面呢!”林浩辉拉了唐青梅一把,摔先朝后院走去。

    “林爷爷,宋爷爷怎么不住在门房呀,这里晚上不用他看门吗?”唐青梅想起林浩辉当时在回收站的情景,再看到宋一清这里的情况,不由好奇的问了起来。

    林浩辉听了小孙女的问题,耐心的向她解释道:“青梅,爷爷当时既是回收站的职工,又兼职看门,整个回收站就我一个人,住的地方也只有门房,条件跟你宋爷爷这里根本没法比的。你宋爷爷是个有福气的人,遇到了好领导,他平时只要按点到门房上班,到了下班时间就会回宿舍休息,自然不用住在那个小小的门房,冬天冷夏天热,日子可真是不好熬呢!”

    “噢,原来是这样啊!”

    唐青梅这才明白过来。以前听林浩辉说过,宋一清在京城时,由于被造反派批斗的太过厉害,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他后来能分配到农机站看大门,还多亏了王村镇公社书记付胜利的帮助和照顾,不然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

    林浩辉和唐老爷子闲聊时,经常说起老伙计们的状况,唐青梅做为一名“有心”的小听众,将林爷爷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她还经常私下分析,这些人当中,不是当官的就是高级知识分子,按照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只要他们有幸能存活下来,不但会成为政府和各行各业中的翘楚,也会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这些人中,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对爸爸的仕途肯定会有帮助的。小丫头原先还想着,现在这段时间,正是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家可以从生活上好好帮帮他们,也算提前为爸爸结份善缘,可一直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没想到临到林浩辉调走,这个时机竟十分自然的来临了。

    在高兴时机来临的同时,林浩辉时常提到的帮助宋一清的关键人物——王村镇公社书记付胜利,很快又浮观在唐青梅心头,并再次引起了她的重视。

    据林浩辉闲聊时说,宋一清原先能和他隔段时间相聚,都是付胜利这位书记关照的原因,让他的行动在小范围内不受限制。其它的朋友包括没认唐家人做亲前的自己,都没有宋一清这么好的运气,能在落难的时候,碰到付胜利这样有人情味的基层干部。这让下放干部们和唐青梅,对付胜利都很有好感。

    宋一清曾给林浩辉介绍过付胜利的情况,唐青梅从林爷爷和爷爷的聊天中,对付胜利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

    付胜利是本县人,老家在王村镇小王庄,家庭出身贫下中农,十九岁参军,当了三年义务兵后,复员回到了村里,当了村里的民兵连长。在村里,付胜利一干就是七八年,最后年纪青青,就当了大队的副书记。由于他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又是初中毕业,在当时已经算是很有文化的基层干部。再加上他为人稳重、处事公平,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当时的公社老书记董怀忠很快便看中了他,将他调上来当了公社的武装部部长。在公社的六七年中,他以圆滑的处事手段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一步步升到公社副主任的位置。在老书记退休以前,一举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当上了公社一把手。

    据宋一清后来在林浩辉跟前分析,在他们这批老干部分配到基层改造前,付胜利通过自己上面的渠道,已大概知到,县里这次分下来的劳动改造人员,身份可能很不一般,因此对即将分来的人就特别留起心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