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足球发展(1) (第1/1页)
这天,希丁克和国奥众将开了个小会做互相的深入了解,觉得无聊的华霆随手翻了翻旁边的一本名叫《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100问》的书。 书上写到:1.为什么说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活动。 最早的历史记录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策·齐策》,苏秦做了赵国宰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鞠者。”由此可见,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在齐国临淄就已经广泛地开展了蹴鞠运动。这段话亦被引用在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史记·苏秦列传》中,临淄城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西汉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别录》中提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蹴鞠的发展演变 蹴鞠在汉代与唐宋间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汉代蹴鞠的发展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二是从自娱性休闲娱乐发展为观赏性表演娱乐。经汉高祖的富民政策与文景之治,人民在生活富裕之余产生精神追求,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许多体育项目演变为表演娱乐节目,蹴鞠即为其中之一。及至唐宋时期,蹴鞠的发展达到高潮。原本的二人对踢发展成三人、四人、五人甚至九人轮踢,竞赛方面也有创新,比赛不再是单纯的直接对抗,而是以射门竞赛,同时出现了高球门、充气球。宋代开国君臣大多是军官出身,喜爱运动,极力推行蹴鞠。当时,蹴鞠表演是宫廷宴会的娱乐项目,也是接待外国使臣的主要节目。随着蹴鞠活动的进一步平民化,专业的民间组织开始出现。 最早的民间蹴鞠组织 宋代出现了民间蹴鞠组织,时称“齐云社”或“圆社”,专门推广蹴鞠活动和比赛。据《蹴鞠谱》记述,该球社在京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着“若论风流,无过圆社”,“人都道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这些话都是对球社的反映和称誉。参加球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提出了踢球时应注意的运动卫生规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