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宝图之秘 (第1/1页)
留下大白瓷净小黄在磨盘山修炼,韩娇儿回到了斩龙谷。 几位师父和蒙面男子自然又是一顿夸奖。 休息了二天,蒙面男子开始教导了。 “我教无生老母把一切的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净土,另一类是秽土。 净土是指清净平等的世界。也可以称为‘绝对世界’,如: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等等。 秽土指的是未断烦恼、未了生死的凡夫世界。也可以称为‘相对世界’,因为在这世界里,样样都相对、矛盾,例如:有生就有死、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恶……等等。 我们圣教所谓的极乐世界,当然是净土、是绝对世界;而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肯定是秽土、是相对世界了。” 韩娇儿,天瞎,丑婆婆,毒王,一个个恭敬的听着。 蒙面男子继续讲:“问:有的人一辈子富乐,有的人先贫后富,有的人先富后贫,有的人一辈子都贫原因是什么? 答: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先虽富乐。后还贫苦。是名先乐后苦。复有业初苦后乐。若有众生。为人劝导。挽仰少施。施已欢喜。心无恡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富乐。是名初苦后乐。 复有业初苦后苦。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贫苦。是名初苦后苦。 复有业初乐后乐。若有众生。近善知识。劝令行施。便生欢喜。坚修施业。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富乐。后亦富乐。 众生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得多病报。供养自己父母及诸病人,得少病报。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得少威势报;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得大威势报。不知敬父,不知敬母,得下族姓报;善知敬父,善知敬母,得上族姓报。于父母所,灭撤生业,得少资生报;于父母所,供养生业,得多资生报。 “教主,这和佛家的道义相差不远吧?”丑婆婆趁蒙面男子喝茶的功夫问道。 蒙面男子放下茶碗:“今身喜布施,慈心养命者,生处大富衣食自然。 今身好施人饮食者,所生之处天厨自至色力具足聪慧辩才寿命长远。 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一阐提得千倍报。 若施持戒比丘得万倍报。 菩萨思惟:“众生不布施故,后世贫穷;以贫穷故,劫盗心生;以劫盗故,而有杀害。以贫穷故,不足于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贫穷故,为人下贱;下贱畏怖而生妄语——如是等贫穷因缘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财物,有财物故不为非法。何以故?五尘充足,无所乏短故。” 这些教义本来就和佛家思想相差不多,连那未来佛弥勒佛祖也只是老母化身而已。”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佛祖弥勒,也是圣教无生老母的一个化身。怪不得佛教教义和圣教教义差不多。 韩娇儿默默记下,心里不断的想着消化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