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最后的堡垒(上) (第1/1页)
洪烈和马三儿好不容易从震惊中逐渐回过神来,马三儿觉得这只怕是远古神话的记录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就像我们的《山海经》一样,只是神话故事集,传说而已不可轻信。 但洪烈觉得还是不便轻易下定论,原因有三:一来这信看起来毕竟是自己亲生父母留给自己的,应该不会费如此这般的周折来讲一个神话故事。二来信中言辞犀利,洪烈对其逻辑本身竟然一时找不到任何大的漏洞可以质疑。第三,所显示的种种信息均是讳莫如深,只是提供线索,尽量避免直接说明事实真相,似乎刻意在隐瞒,这与信中所述的人类保密情节相符。 如果事实真如信中指出的那样,这一万两千年前,也就是大洪水时期,当是我们人类这一轮文明和上一轮文明毁灭后的交替时期,正是阿奴纳奇人的其中一个5000地球年观察节点。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世界末日”和所谓“最后的审判”的说法。 在这之前,人类文明被彻底毁灭了多少轮,洪烈基于目前获得的知识和证据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但从一万两千地球年以来的知识储备和间接证据来看,洪烈越发觉得事态非常严重。 如此类推,如果以此节点为人类这轮文明的原点,那么阿奴纳奇人的第二个观察节点就是一万两千地球年前减去5000地球年,正好是7000地球年前,而这个点恰恰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起源时间!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和古印度。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通过考古发现在时间上有约1000-2000年的先后次序,现在看来,考虑到考古发掘工作的误差以及尚未出土的文物证据,极有可能是阿奴纳奇人在第二观察节点来到地球时,重新在四个地域同时重启了人类文明。 这样算起来,在约2000地球年前,阿奴纳奇人的第三个观察节点,他们应该再次来过地球。 但那时的人类仍然处在诸侯纷争的冷兵器时代。 公元17年的欧洲是罗马帝国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统治者是提比略。提比略的母亲改嫁给屋大维,因此继承了屋大维的王位。 而中国,正处于王莽篡汉时期。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王莽趁腊月应给皇帝上椒酒的机会,在酒中放了毒药。平帝饮了毒酒后死于未央宫。王莽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新”。同年,葬平帝于康陵,终年14岁。 这个时期的人类文明连上一轮人类文明的皮毛都还没有摸到,阿奴纳奇人自是远不会有什么戒心,由于时间之箭又继续拉大了双方的文明差距,阿奴纳奇人反而觉得应该加速人类的进化速度。 那么距离下一个阿奴纳奇人观察节点的到来,应该是公元3000年左右,距离现在公元2000多年的时间还有约1000年不到。 现在的人类有了航空能力,制造原子弹的能力,甚至具备了“造物主”自己基因改造的能力,但是我们人类在这短短1000年里,有机会发展出更加高级的文明以抗衡阿奴纳奇人求得自保,并且经历完那一刻而活下去吗? 洪烈心神不定地站起身,望着那九尊巨大的人类雕像,怅然若失。 突然领悟什么似的,即刻对马三儿说到:“我去取回如意,老马你先去尽量清理干净各柄剑身底端的沙粒和灰尘” 原来这洞xue历经若干千年的风雨,雕像本身和剑柄文字基本上已被风化的沙粒所覆盖。 即使剑身直立,大部分字迹虽然还算清晰,但有些字仍然被沙粒盖住无法辨认。 三尊阿奴纳奇人的雕像远比人类的巨大,剑身字迹也巨大,沙粒即使盖住了某些文字的底部,仍然很容易猜测出整个文字的意思。 但那九尊雕像就不一样了,有些字已经基本上被盖住,加上是远古梵文,本身需要连贯起来一气呵成才能理解整个意思,缺了任何一小部分,洪烈要想核实清楚这九尊雕像的名字,那是难上加难。 随着马三儿手中军用铲的上下翻飞,两尊雕像剑身底部的沙粒被一一拨离。剑身上覆盖着的沙粒和灰尘也顺势滑落下来。 洪烈站在“自己”雕像的左手臂上,远远望去,见两柄剑身上的文字缓缓映入眼帘。 “亚当之子” “亚当之子” …… 洪烈吃惊不小,赶忙呼喊马三儿将剩余几尊雕像的沙粒除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