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97 福南王! (第1/1页)
泰昌病倒了! 因为长时间的勤奋,导致积劳成疾,坚持不住,最终卧病在床。 大明发布告示,泰昌皇帝突然病倒,由太子监国。 此事出乎所有人预料,泰昌才登基几年,就病倒了? 实际上,内阁以及朝廷重臣们,一点都不意外。 此前很多时候,泰昌的状况都不理想,尤其是在他忙碌的基础上。 再者说,那也不是现在的事情,要是说起来,泰昌尚未登上大宝之时,身体就不怎么样。 算起来应当是历史遗留问题,追根溯源还要到泰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些年他不受重视,条件跟不上,导致身体很差。 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更是勤勤恳恳,经常批阅奏章到后半夜。 很多时候,一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 泰昌的勤奋,和此前的万历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是他忘记了,他的身体根本就经不起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虽然方书安给他的各种器具,曾经带来了身体的强健,但是因为本身身体就差,长时间积劳成疾,还是垮了。 暖阁里,泰昌卧病在床,整个人虚弱了很多。 一众后妃在边上哭哭啼啼,却不能过分靠近龙榻。 那些现在最亲近龙榻之人,也就是内阁众人,还有太子。 就算是李贵妃和王贵妃,也不能幸免。 “陛下,老臣在呢,几个大学士也到了,您请说。” 泰昌在内阁学士和六部尚书没有到期之前,半件政事也没说,现在人们到期,他也有了精神。 “扶朕起来……”泰昌伸出手,王安赶忙上前,将其枕头调换为软垫子,能够用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在龙榻上。 他环视一圈,万历年间的老臣和他提拔起来的新人,都在了,便欣慰的点点头。 “好,都在就好。朕恐怕时日无多,你们要记住……” “陛下……” 眼看泰昌一副要交代后事的样子,人们纷纷跪下。 “陛下,可不敢如此说,您是春秋鼎盛呢!” 泰昌勉强笑笑:“阁老啊,朕怎样,比你可清楚。有时候羡慕地紧呢,年逾古稀,还能如此康健,朕是比不了啊!” 泰昌本来以为,他能多争取几年时间。 即使没有二十年,有个十年八年,将大明的局面扭转也好。 那样,或许能给朱由校留下一份体面的产业。 隆庆在位时间不久,但是造就了大好局面,尤其是为后来的万历盛世打好基础。 泰昌最早是想做汉景般的人物,但是时间真是不够啊。 好在,朱由校接受了几年帝王之术的教育,要不然他还真不放心。 “阁老,过两日,等我精神好些,将我转移至西山别院。朝廷的事情,就靠你们了,太子政事尚且浅薄,需要你们襄助……” 方从哲也想不到,几年前是万历这样委托他政事,现在又换成了泰昌。 要不是孙子的改革还有很多没执行完毕,他也想撒手不管,退休啊。 李汝华、熊廷弼和徐光启几个人,干的真不错。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他是真的想要休息。 可是,现在当着病中的泰昌,说这话似乎不合适。 “陛下,您放心,老臣就再熬一熬,太子需要老臣,老臣就多呆两年;太子很快熟悉国政,老臣这就去别院陪您。” 老方一番话听着感人肺腑,也确实传达看了他的心意。 都说人们贪恋权位,那也要看看是谁。 方从哲这样的人,本来就中庸,他自知没有张居正的水平,不可能实现他的成就。 但是说要保持稳定的局面,还是能够做到。 在方书安的新政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老方更多是拆东墙补西墙,当一个裱糊匠人,勉强维持这朝局的稳定。 后来,算着方书安的改革一项项展开,虽然整个大明的情况有了改善,但是整个过程也是十分累人。 不说其他,从出征辽东开始,哪个事情不让人劳心劳力? 如果说前期的事情,还没有涉及到多少人,阻力也不是那么大,等到后期以后,事情便发生很大变化。 后来的改革,几乎都会涉及到朝廷当中的大人物,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动用任何手段。 明争暗斗,不知道多少心血都投了进去。 两人皇帝交接的时候,原本就是朝局艰难,需要时时刻打起精神。 老方刚刚熬过去交接的事情,就再度赶上泰昌的一些列变法。 尤其是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那是在此前从来就没有过的困难。 好在,老方带领着内阁不辱使命,几乎是用最好的成绩通过改革。 两件事情在一起,已经消耗了不少心血,现在又是一次交接,方从哲真的是有些心累…… 要不是方书安地位还不够,他现在就想去西山跟泰昌做伴。 “如此,也好,阁老年纪也大了。朝政理顺之后,你我君臣二人同在西山养老,倒也相得益彰。” 说完这些,他看看四周,大臣们几乎都到了,便宣布自己的计划:“酌方书安晋升户部侍郎,孙传庭进兵部侍郎,卢象升任哈密总兵……” 一连串的任命,几乎就是为太子铺路。 尤其是方书安和孙传庭,两个人一个不到三十岁,一个刚刚二十多点,就已经是国朝重臣,人们纷纷倒吸凉气。 有生之年,两人是要达到什么高度啊! 至于卢象升,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为总兵,但是在两人面前,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卢象升的妇人,艾丽娅,正是哈密城事实上的城主。将哈密的管理交给卢象升,一而不过是左手换右手。 并且他以后能不能回到中原,都还不好说。 但是背后的信号,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要保证改革的持续进行! 哪怕就是他撒手西去,也不能让此前的辛苦白白浪费! 泰昌比他爹万历更加坚决,稍微过了几天,身子显示一点点好转,就带着一大堆后妃们去了西山别院。 整个皇宫暂时成为了朱由校的地盘。 三大殿几乎竣工,只剩下以后内部装修在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