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百人千面 (第1/1页)
“求收藏推荐票” “官家,我一夜未睡,只怕办不好此事吧!”赵薪自然是不愿意去的,因而推脱道。 那等场面,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各种情景。 还不如不去,倒是能够躲得一个清闲。 奈何。 赵祯却看着他,说道:“希文都快是花甲之年,都不辞辛苦,你一个年轻人,缘何能说不行。” 这语气措辞,还有态度,他不去只怕都是不行了。 “臣,遵命便是。”赵薪答道。 “赵薪,你我选择的这条路,都是你我的选择,不管你之前是为了活命,亦或是怎样都好,但从今往后,学着如何做一个好帝皇,都是你唯一的选择。”就在这时候,赵祯意味深长的话语传来。 “多谢官家良言。”赵薪这一次心悦诚服。 赵祯这话其实是在开解自己,只怕我们这位官家,已经看出来我知道,赵薪其实对这个皇位没有多大的眷念。 赵祯既然在同他如此提醒着他,也就说明是真的将自己当做一个后辈来看待了。 长辈之言,如何能够不敬服。 即便他今后的行事方法不会改变,但对于为自己考虑的人,从来不要去抵触。 就仿若后世中望子成龙的父母,为子女选择的道路,不一定要去走,但也不要不理解并且伤他们的心。 “你且跟着童远去吧,到时候让童远安排两个小太监,帮你搬搬抬抬。”赵祯挥挥手,道。 之后,就将视线挪移到了奏章政务之上。 赵薪领着赵九朝着内库的方向而去,心中则在思考赵祯的举措。 有了赵祯从内库中划拨的五百贯,此时就已经成了一大半。 这无关乎银钱的多寡,而是一个态度,这五百贯是赵祯赐予,这意味则就大不相同。 官府的公函,百姓或许不敢轻易触犯,但却有着极多的迂回策略。 有些法子,即便是官府知晓,也不好去追究。 但皇帝官家赐予的东西,则不同,对于皇帝这层身份,百姓有着天然的敬畏和服从。 纵使赵祯只没人赐予一枚铜板,这意味也都不同。 更何况还让两个小太监搬运五百贯银钱,为何不是身强体壮的侍卫,就是因为太监一般外出,则就代表着官家。 或许,不是如此。 但人擅长脑补,赵祯什么态度都没表,看着的人却会去揣摩他的心思。 五百贯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宋通宝基本都是一个模子。以一枚通宝为一文,一百文为一吊钱,而十吊为一贯。 一般一贯钱,便有五斤左右重量,五百贯便是二百五十斤。 赵薪这具躯壳还只是一个少年,并且是那种长期营养不良的少年。 就是再来三四个他,他不一定能够将这五百贯搬到开封府。 那些愿意回来的女子,也就只有五十人左右而已,也就是说每人能够分到十贯左右。 十贯钱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若是在乡下,已经能够购买三亩良田。即便是在汴京,也足够一家三口一年所需。 若是再加上开封府衙的抚恤金,也足够那些女子安身立命了。 但关键的是,要那些女子不傻,经此一难之后,要有自己的心思。 不过,这些就不是他能够管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