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河水里_赵老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老汉 (第1/1页)

    城外二里坡有一户贫穷人家姓赵,他的名字叫龙。

    赵龙这个名字,早就遗忘在遗迹之中了,街上的人都是叫他赵老汉。

    在这年代,只有读书人才有名字,其他的一般都是俗称,底层的人是不用有名字的。

    这年头,有名字的才可怕,做一个无名的俗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做一个俗人,也可以躲过很多是非。

    名字可以叫赵老汉的人很多,也会给那些好事的人一种疲倦感,也不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到了这年纪,赵老汉已经五十多岁。

    年轻人很喜欢叫他赵叔,客人喜欢叫他赵老汉,还有人叫他赵老鬼,赵老头,还有的人叫老乌龟的流氓头子。

    “赵老鬼,我要一碗阳春面。赵老鬼,我要一碗河粉。赵叔,我们这桌没有醋了,往这加点,来来。”

    赵老汉快速的处理好面条,也忙着招呼客人:“来了,这就来。”

    赵老汉有空的时候都要去城里的街上摆摊卖粉条,这粉条逐渐成为他的手艺,也成他的绝活。

    二十多年的手艺也不是白白吹的,也只有赵老汉才知道那个时间,煮面条所需要的时间,那叫一个精准。

    年轻的时候是建筑工人,也就是泥瓦匠,还是渔夫,是冰月湖最好的鱼把手的精英徒弟,他还在冰里把渔网拉上来,都是好几十斤的大家伙。

    他的父亲赵本田本来是晚清在朝为官的,官位四品大员。后来在酒会上说错了话,他也是偶尔听别人说城里的王爷经常去小胡同的道口,也只是大概的猜测一下具体有那么一回事,那里应该是权贵的人家。

    在酒精的作用下,父亲话匣子就关不住,他把话语丢出去的时候,瞬间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这也只是猜测,没想到那权贵真的有那种事,王爷确实在别院外面有情人。

    说话被人传出去,以讹传讹,再相继变大。

    那位权贵的家中出现大风暴,稳定好家庭的权贵把小三送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还买不少的礼物去哄孩子和福晋。

    权贵要把埋在地底的人挖上来,找到了他的父亲赵本田。酒会上的人都花钱送礼给王府的管家,把一些罪责都往赵本田身上推。也只有他说出去的潜地里的话语。

    他再间接触碰到清朝亲王势力,道听途说的马上变成主角。

    父亲的好友和上司纷纷和他斩断关系,或者说也是爱莫能助,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去。

    赵本田被迫请求告老还乡得以保命。

    父亲在城里还有房产,钱财可以安度晚年,三代不愁吃穿的钱财。

    在河南城里的古董店是比较有名气的,种类多,古董的品质好,年代久远。

    再加上父亲的高级鉴宝师,在那里很快风声水起。

    洋人打进城的时候,父亲的财产又被抢了一些,特别是古玩字画,全部被洋鬼子带走,就连父亲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也要。

    父亲在经营的古董店的一天,遇到全副武装的洋人,跟狮子一样的洋人军官到店里,他的眼神透露着一种贪婪对于古董店的藏品。

    “漂亮,我要这个,这个也漂亮。除了迈克和杰克苏。剩下的都给我出去,不要打碎这里面的任何的一样东西,否则军法处置。”

    洋人接下来把花瓶全部用箱子装好,也就是直接拿走的准备,把赵本田心内的无名的心火也冒了出来。

    赵本田想反驳却被他的好友给拦下,不给她乱动。好友还是在他的耳边说:“保命要紧,洋人的火枪厉害,官兵中一枪就倒地不起,城里的官兵都跑光了,城里现在是洋人的天下。我们还是得从长计议,不要硬来,我们才能活着。”

    洋人在等着看着古董,还是发火的责骂:“你们在说什么?”

    好友立马客客气气的回复:“先生,你喜欢什么随便拿。”

    洋人的眼睛也在盯上那字画,眼里早就被那字画勾了魂,洋人举起双手生怕触碰坏那些作品,曾经的他参加过拍卖会,这样的作品回到国内就是价值高升,上千金币一幅画。

    “我要这个,这个好。我要全部带走,带回国内拍卖会,我就是最大的富豪。”

    在好友的驱使下,

    也许是赵本田给他们多画几张纸画,把洋人哄高兴。洋人都在夸好,也在不停的把作品收回来。为了存活,父亲把大量的字画送给洋人,就连草稿也装订好盖上印章让洋人带走。

    洋人最后把搬不动的东西给留了下来,可能是太重了。父亲也瞬间松了口气,变卖剩下的残兵剩将,古董店也变成了空谈。

    这才得以幸免于被抢得穷困的地步。

    父亲只好拿着剩余的积蓄来到河东城外买了一间农家院落,过那些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日子。农家的院落也就是赵老汉现在的家。

    赵本田,平时还把书画拿上街卖。

    竹林深处一间房子,和王家村落距离也不远,还有一些田产,田地里的东西可以自给自足。

    奈何这些年又遇到饥荒,那十几亩良田没有好的收成,全被蝗虫给搞定了。狼头山的土匪下乡把粮食都运走。无奈的一家人只好靠着野菜和捡来的粮食度日,赵老汉的母亲也在那次饥荒中病倒。

    家里的东西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把田产低价变卖给村落里的人。

    老族长每次都想给父亲救援,还是被拒绝了。母亲体弱多病,比父亲先走一步。

    几经周折,还有些恶霸上门闹事把能抢的东西都抢了,父亲还是过不了古稀大关和晚年的接二连三的打击,穷困潦倒的生活产生的压迫让他这文人失去对生存的希望,冷天往西天去了。

    那年,赵叔才二十多岁。

    不到十年之间,他从世家公子变得一无所有,上天好像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他的书读得不好,这一丢下笔就是大半辈子的事。

    赵叔为了生计,不仅去工地搬砖。

    他在最高处摔下来过,距离回春堂近,也得到主人家很好的帮助。

    他立马送到回春堂,这也是赵老汉的腿脚不是很利索的原因。

    冬天还去冬捕,冰月湖的捕鱼活动,少不了赵老汉的身影。

    那十年是赵叔身体最棒的十年,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晚上还可以去河里把鱼虾类给带上来,夏秋的季节的早上,他都能带回好多的钱。

    他在三十岁的时候才娶上媳妇,是王家村落的农村人,她的家里走得只剩下她了,两个人的家境一样,也没有互相的嫌弃。

    媒婆是王家的老族长的夫妇。老婆子比他小两岁左右,那次的婚宴顺利举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